宋瑞珂
宋瑞珂(1908——1995),汉族,山东青岛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参加了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以及东征和北伐战争。抗战爆发后,历任国民党第十四师副师长、第十八军一九九师师长、第九军副军长、第六十六军军长,被授陆军少将。先后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常德会战等对日战斗。解放后,任民革中央监委,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当选为理事,后任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生平经历
抗日结束前
1926年10月,被分发到新组建的第一军补充师第三团(后改编为第二十一师第六十三团)特务队任队长,后任该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1927年,随军北伐,编入东路军,由闽赣打到浙江、南京。宋瑞珂所在第二十一师在浙江龙游县、严州、浪石埠和孙传芳部激战,并将其击溃。
3月间,第二十一师进占江苏吴江、同里。22日陈诚团连夜追击,宋连为尖兵,时近半夜进入苏州。4月上旬,宋瑞珂随第二十一师奉命进入南京。5月间,蒋介石继续“北伐”,调第二十一师占领清江浦、海州、徐州等地。6月下旬,第二十一师又调回南京。
1929年7月,宋瑞珂调任第十一师师部参谋。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宋瑞珂任第六十四团团附。中原大战结束后,宋瑞珂升任第六十三团团长。蒋介石发动对江西红军根据地的大规模军事“围剿”,宋瑞珂任随第十一师参加了第三、四次“围剿”。
1935年4月国民政府重新评定军衔,宋瑞珂被授为陆军步兵上校。12月宋瑞珂升为任第十八军第十四师第四十二旅旅长。
1940年5月,宋瑞珂升任第一九九师师长。6月参加宜昌战役,与敌人激战地十多天,第一九九师伤亡官兵三千余人。8月下旬,第一九九师将阵地交给新组建的第五十一师,宋瑞珂率部开往后方整补。
1943年春,宋瑞珂升任第六十六军副军长。5月,参加鄂西会战,至6月上旬,取得“大捷”,中国军队恢复到5月5日以前之原有态势。
1943年10月,宋瑞珂与军长方靖率领第六十六军参加常德战役。1944年8月,宋朝瑞珂获五等云麾勋章。同月,方靖调,宋瑞珂升任第六十六军中将军长。
1945年2月20日授予少将军衔。
被俘前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宋瑞珂奉命率第六十六军于1945年9月10日到达武汉,宋瑞珂兼任汉囗、汉阳区警备司令。
1946年5月,第六十六军改编为整编第六十六师,宋瑞珂任师长。
1947年3月,整编第六十六师奉武汉行辕转陈城命令,开往豫北地区归郑州指挥所和第四兵团司令官王仲廉指挥,参与对晋冀鲁豫野战军作战。
6月30日夜,经过修整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豫西南地区吃紧,陆军总部即调在豫北的整编第三十二第六十六师增援鲁西南。整编第六十六师守羊山集,该师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一直鏖战到27日,羊山制高点被解放军占领。解放军进入师部所在村庄,双方展开巷战和逐层争夺。整编六十六师全部被歼灭,宋瑞珂也被俘。
被俘后
宋瑞珂被俘后,先后在解放军教导大队和功德林监狱学习,改造。
1960年11月28日,宋瑞珂被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释放。
1983年11月,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宋瑞珂被选中央委员会监察委员1984年6月,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被选为理事,后又兼任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1988年又当选上海市政协委员。 1995年逝世,享年87岁。
-
陈宗南(1886--1962),字伯熙,广东省增城市增江街道四丰村白石岭社人。陈宗南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化学家。
-
李兆麟,汉族,辽宁省灯塔市铧子镇小荣官屯人。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00位为新
-
阚维雍(1900年-1944年),原名庆福,号伯涵,祖籍安徽合肥(今肥东阚集),生于广西柳州。
-
刘昌裔(752年-813年),字光后。太原阳曲(今太原阳曲县)人。唐朝中期将领。曾任陈许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官至右龙武统军,封彭城郡开国公,卒赠潞州大都督,谥号“威”。
-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汉族,湖北麻城市乘马岗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我军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