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人物 > 近代人物

林伯渠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1-12-28 12:07:20阅读:
林伯渠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

中文名:林伯渠

别名:林祖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湖南

出生日期:1886年3月20日(丙戌年)

逝世日期:1960年5月29日

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莫斯科中山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参加二次革命延安五老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代表作品:《林伯渠同志诗选》

人物简介

1886年出生于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

1902年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1904年春,经选拔考试,被师范学校选送留学到日本东京弘文学校公费留学。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革命者同盟会。

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他在极为愤慨之下,毅然回国。

1906年春天回国后,在长沙振楚学堂教学并在西路公学任职约1年。

1907年被派往东三省联络绿林,从事起秘密的反清活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才回湘参加反袁独立活动,后被袁世凯通缉,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并加入到孙中山重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受命回国后,曾任湖南省署秘书兼总务科长、政务厅长等职。

1917年段祺瑞非法解散国会,林伯渠参加了护法之役,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

1920年,林伯渠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工作,在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整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农民部长和国民政府军委会秘书长。在发动和领导农运工作时,他认真执行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吸收中央从事农运和对农民问题有深刻见解的同志参加,尽力争取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与合作,把国共两党对农运的领导有机的统一起来,为推动当时农运的发展建立起卓著的功勋。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出

林伯渠珍贵照片集任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7年7月15日,宁汉合流后,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参崴学成回国。翌年三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调任没委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这期间,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广泛开展节约储粮,保障了红军和苏区人民的供给。为解决苏区的财政困难,他一面成立没收征收局,向地富筹款借款;一面适当增发纸币,帮助各机关建立健全财政制度,开展节约运动,基本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财政需要。

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继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洛川会议,派他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他利用自己社会联系广、资深望重的社会影响,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致抗日,对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重大贡献。

1944年9月,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由此朝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涨。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8年冬,12月12日,他告别延安,抵达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作新政协筹备工作报告,并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为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他虽是63岁高龄,仍不辞劳苦,有时竟连续工作达20小时,为勉励自己,他在日记上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十个大字并郑重盖上自己的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各项伟大斗争,在有关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

“十一”以后,他同各方面进行广泛接触,商谈、讨论政府机关的机构设置和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人的人事安排,从速组成政府各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他对各地方政权建设也费出很大心血,为加强正副主席、各个委员、政府各部门及地方政府的联系,传达贯彻各项指示决定,他批阅大量文件,筹备与组织各种会议,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团结爱国民主人士,扩大国际统一战线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翌年5~6月,他率先到湖南视察,先后下到益阳、常德、临澧等县许多单位,找基层干部交谈,了解到大量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取得发言权。他这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及在调查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湖南地方政府的工作。

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继续当选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57年到1959年的三年中,他先后去广东、杭州、上海、南京、内蒙

、山西、辽宁、宁夏、湖北、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视察。

在1959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这期间,他以古稀之年,不辞劳苦,辛勤工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1959年7月参加庐山会议时,在自己准备的发言提纲中,记有“我们的不足”是“既忽视客观规律又未能综合(平衡)”,其不足之处,一部分是发展中的困难,是不可免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错误造成的,如“刮共产风”、“似乎一切都要翻一番”,这是“脱离群众的”。7月13日写成《庐山即景》一诗,诗中写有“规律客观不可忽,自有群众作结论”之句。

1959年8月,林伯渠率代表团赴蒙古国访问。

1960年5月,他病情恶化,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去北京医院治疗,29日病逝于医院,享年74岁。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上一篇: 吴华
  • 下一篇: 艾青
    • 伍银德

      伍银德,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生于1915年1月16日。

    • 赵瑞花

      赵瑞花,著名越剧演员,代表曲目有《叶香盗印》、《六月雪》、《方玉娘祭塔》和《孟丽君》等。

    • 屈伸

      屈伸(1911-1981), 字宜之, 陕西省三原县人。国民革命军少将。历任参谋,营长,团长,31师参谋主任,师代参谋长,30军参谋处长。

    • 蔡昌

      蔡昌(1877—1953),字均泰,1877年11月2日出生于香山县上恭都外容茔乡(今珠海市金鼎镇外沙村)人。

    • 张报

      张报,1903-1996,出生于广西扶绥县壮族家庭,原名莫国史,《救国时报》创办人。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