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洽
黄祖洽(1924.10.2—2014.9.7),男,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北京第九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报》主编。
黄祖恰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加和领导了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在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浸润相变理论及噪声在随机系统中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人物生平
1924年10月2日,黄祖恰生于湖南长沙。父亲黄迪庆曾在司法界任职,后来当过中学教员,母亲张孝恂操劳家务。
1937年,从湘潭第一高小毕业后念了半年私塾的黄祖洽回到长沙读中学;暑假即遵父命,赴南京考取了中央大学附属五年制中学。因“七七事变”发生,还未入学的黄祖洽只得离宁返回长沙,就读于江西省立九江中学。
1943年,高中结业后,按江西省教育厅的规定,到设在赣县的夏令营受军训一个月才能毕业。在夏令营受训期间,中正大学、广西大学和厦门大学联合在营区招考,黄祖恰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
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
1948年毕业,因不能找到工作,在王竹溪的建议下报考了刚刚留学回国任教于清华的钱三强的研究生。进入清华研究院后,黄祖洽先是跟随钱三强研制核乳胶,一年后又改跟彭桓武研习理论物理。
1950年硕士毕业,黄祖洽离开清华园,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工作。
1953年初,按照钱三强的部署,黄祖洽开始从事核反应堆理论研究,任理论部副主任,同主任邓稼先、副主任于敏等人担负着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方程式推导、设计工作。
1955年,黄祖洽随“热工实习团”访问苏联,其间,他用两种方法对临界尺寸进行计算,发现临界尺寸放56根零件即可,但是苏联原设计书给出的数据是需放63根,高出百分之十以上。1958年,在我国实际建堆的临界启动过程中,发现黄祖洽的“56根”临界尺寸结论是正确的。
1960年,黄祖洽被任命为“轻核理论小组”组长,首先开展氢弹的理论预研。为了加强原子弹和氢弹预研工作的联系,他又接受安排,分出一半时间在核武器研究所兼职。因此,黄祖洽成为了中国唯一同时参加氢弹和原子弹研究的工作人员。
1965年与“轻核理论”小组一起被调至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任副主任(后改北京九所副所长),参与氢弹的理论突破,并领导一些型号氢弹的理论设计。
1969年,在领导完成一种新型号氢弹的设计后,黄祖洽被送到河南上蔡县的“五七干校”进行“学习改造”。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基本已获突破,黄祖恰被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任教授兼所长,4年后改任名誉所长。
1981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3年开始兼任《物理学报》及其海外版主编。
作为《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的主要作者之一,获198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作为《中子和稀薄气体的非平衡输运和弛豫过程》的第一作者,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0年以后,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北京市优秀党员”。
2014年9月7日3时11分,黄祖洽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0岁。
-
罗长维,别名牛文,1918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今海城市)西柳村一个富裕家庭。后成长我党优秀革命同志。
-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
-
萧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1925年萧克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
-
成瑞龙(1973年1月10日—2010年11月2日),男,广东连州人,出生于广东连州大路边镇浦东管理区旱冲村。
-
柯与参(1903—1978),宁县九岘乡岳木川村人。著名中医、中医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