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民国人物

苏兆征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1-12-28 11:25:16阅读:
苏兆征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

中文名:苏兆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香山县淇澳村东溪坊

出生日期:1885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1929年2月25日

职业: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领导省港大罢工策划制定广州起义

人物简介

早年生活

苏兆征,原名苏吉。广东香山县淇澳乡人(今属珠海市),幼时因为家境困窘,只读过3年私塾,后辍学务农。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迫离乡到香港,先后达20多年,在故艘外国远洋轮船上当海员工人。?

革命岁月

1908年参加同盟会,苏兆征积极参与反对清朝统治的活动。

1921年3月,苏兆征与林伟民等组建中华海员工会联合总会。

1922年1月,苏兆征参与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任罢工总办事处总务部主任、海员工会代理会长等职。

1925年春,苏兆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苏兆征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五卅惨案发生后,为支援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苏兆征与邓中夏、李启汉等领导香港和广州沙面工人举行省港大罢工,被推为罢工委员会委员长,领导工人坚持罢工斗争16个月。

1927年春,苏兆征到达武汉,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任国民政府委员兼劳工部部长。同年4月,苏兆征在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5月,赤色职工国际总书记罗佐夫·斯基在武汉召开有苏、美、中、英、日等国劳工代表参加的太平洋第一次劳动大会,成立了太平洋劳动会议秘书处。苏兆征参加了这次大会,并被推选为太平洋劳动会议秘书处主席。同年6月,苏兆征主持召开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并继续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同年7 月,在汪精卫叛变革命的前夕,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苏兆征和农政部长谭平山联合发表声明,痛斥汪精卫集团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罪行,井退出武汉国民政府。同年8月,苏兆征参加中共中央"八七"紧急会议,当选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务委员。会后,苏兆征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负责中央财务小组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苏兆征在上海与张太雷等制定广州起义的总计划和训令。同年12月广州起义,苏兆征虽不在广州,仍当选为广州工农民主政府的主席。

1928年2月,苏兆征在上海主持召开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赤色工会扩大与组织问题,并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代表;4月,他去莫斯科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6月,苏兆征在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继续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8月,苏兆征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苏兆征还参加了苏联全国总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并作了《关于中国职工人运动动情况》的报告。此外,苏兆征还当选为农村工会国际副委员长。?

因病去世

苏兆征因积劳成疾,病倒在苏联。1929年1月苏兆征抱病回国。2月,苏兆征因为手术过程中发生细菌感染,病逝于上海。?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上一篇: 尤敏
  • 下一篇: 王赓
    • 李之龙

      李之龙(1897年12月10日-1928年2月8日),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国民革命军海军中将。1913年参加湖口起义,1916年入烟台海军学校,192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鲁迅之弟。

    • 伍来成

      搬运工人出身,增城县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以新塘镇和新塘火车站的工人党员组建中共新塘支部,伍来成被选为支部书记。民国32年,他在东洲米场渡人过河被日本侵略军开枪击中大腿,固贫病交迫,无钱治伤,数月后逝世

    • 冯顺弟

      冯顺弟(1873—1918),安徽省绩溪县中屯人,现代学者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尽管出身农村不会识文断字,但对唯一儿子胡适悉心教育,1918年,劳碌一生的冯顺弟逝世。

    • 蔡元培

      历史记为您提供蔡元培的资料简介,包括蔡元培与北大,蔡元培为何做刺客,蔡元培教育名言教育思想等最全的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