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曜
北魏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年少出家,原在凉州修习禅业,为太子拓跋晃所礼重。北魏太武帝废佛教,北地经像零落,佛事断歇,沙门多还俗,师独坚固道心,俨然持守其身。太子再三亲加劝喻,仍密持法服器物,不暂离身,闻者叹重之。文成帝即位后,再兴佛教,特任师为昭玄都统,管理僧众。师于受命之后,绥辑僧众,整修寺宇,道誉日高,帝事之以师礼,遂应帝之请,于武周山山谷北面石壁开凿窟龛五所,每窟镌造佛像一尊,皆高六、七十尺,窟高二十余丈,可容三千人,雕饰奇秀,又建立佛寺,称为灵岩寺。此为大同云冈石窟之开端。师又奏帝于州镇设僧祇户、僧祇粟及佛图户之制,以为兴隆佛法之资。后住于大同石窟通乐寺,和平三年(462)召集诸德,译出大吉义神咒经二卷、净度三昧经一卷、付法藏因缘传四卷。盖魏地大法得以再振,毁坏之塔寺仍还修复,佛像经论又得再显,师之功至钜。[续高僧传卷一、历代三宝纪卷九、广弘明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六、魏书释老志第二十]
-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祖籍江苏武进)人。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丁贵嫔(丁令光)。
-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人,通五经,精《三礼》,是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官露门学博士,不久,致仕卒。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
-
人物生平江革(公元?年至五三五年),字休映,济阳考城人。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大同元年。幼而敏聪,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
-
万俟普,字普拨,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北魏太平郡太平县(今山西宁武县),其先祖族群乃是从匈奴原部族中分出后独立发展的一支。 北齐河西公,官至北齐太尉、朔州刺史。
-
封孝琰(523--573),字士光,北魏官员,封孝琬弟,渤海之蓚人也。少修饰学尚,有风仪。年十六,辟州主簿,释褐秘书郎。天保元年,为太子舍人,出入东宫,甚有令望。丁母忧,解任,除晋州法曹参军。寻征还,复除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