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恪纯长公主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一1703),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 (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吴世霖皆被清廷处死。吴应熊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时年63岁。
历史上皇太极共有十四个女儿,建宁公主是最小的,年纪比康熙大十三岁。她生母是庶妃,因此可能不太得宠,皇太极二女马喀塔、四女雅图、五女阿图都有留下名字来,建宁却没有留下名字。又嫁给清廷深为忌惮的吴三桂之子,那时她才13岁,这一辈子就注定是悲剧了。
嫁与额驸吴应熊后,皇十四女和硕公主与额驸吴应熊定居在京城。顺治十年(1653),额驸吴应熊被授予三等子爵。顺治十四年(1657)二月,皇十四女晋封和硕长公主。同年,吴应熊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从一品)。顺治十六年(1659)十二月,皇十四女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康熙七年(1668),吴应熊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正一品)。
本来建宁公主与额驸在京师不断加官晋爵,和美度日,孰不知南疆突变起风波,康熙十二年(1673),平西王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树起白色旗帜,以复明为由,挑起反清之“三藩之乱”。建宁公主的生活由此转折,落入了人生长恨水长东的窠臼。?????????????????????????????????????????????????????????????????????????????????????????
-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
杨锐(1857—1898年),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戊戌六君子之一。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立蜀学会,参与著名的戊戌变法。遗著有《杨叔峤文集》和《杨叔
-
晚清重臣左宗棠,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后转而留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1]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
霍集占(?一1759)的俗称。新疆喀什噶尔人,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幼子,原被准噶尔统治者囚禁在伊犁。
-
王桂荃,女,1886年出生,四川广元人,梁启超的第二夫人,1968年逝世。她是李蕙仙得力的助手,也是她各项意图的忠实执行者,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