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清朝人物

董福祥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1-12-28 11:03:28阅读:
董福祥清末著名将领

本 名:董福祥

字 号:星五

所处时代:晚清

出生地:宁夏固原

出生时间:公元1840年1月8日

去世时间:公元1908年2月9日

主要成就:收复新疆有功

官 职: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

封 号:阿尔杭阿巴图鲁

人物简介

率众反清

董福祥道光十九年(1839年)生于环县毛井,其父董世猷为当地“哥老会”首领,为人直爽,打抱不平。董福祥自小受家风影响,嗜好练武而不喜读书,青年时代喜欢结交绿林中人,经常往来于帮会,因而地方绅民对其皆存畏惧之心。

同治初年,董福祥利用其父与“哥老会”的关系组织地方团练,建立强大的汉族武装,护陵卫民,保卫地方安宁,一时追随者络绎不绝。势力不断壮大。当时安化县把总王蔼臣看到董福祥影响力不断扩大,遂以莫许有罪名将其逮捕,押在囚笼中施以沸水烫顶之刑,禁卒同情董福祥,偷偷将其释放。董福祥大难不死,遂重整旗鼓,在安化县发动起义。他的部队既要对抗回军的掠杀破坏,又要抵抗官兵的进剿,力不从心。

同治三年(1864年),董福祥接受环县县令翁健邀请,防守环县城。不久,又倒戈反清,他联络回军与捻军在金积堡大败清军,缴获无数。

同治六年(1867年),董福祥势力已控制陕甘10余州县。

反正平乱

同治七年(1868年),董福祥自封为陕甘自卫总团大元帅,手下号称30万,控制区域南及延安,北达伊克昭盟,东起绥德,西至环县、固原。

原在陕西境内活动的捻军西入山西,清朝政府遂命令尾追而来的湘军北上攻打董福祥。董福祥率部围攻绥德数次均失败,被迫转入防御。1869年,湘军将领刘松山任陕西各部清军总指挥,以一点开花,中心突破的战法直接突破董福祥的外围防线,大胜董军于瓦窑堡。同年十二月,董福祥全军投降清军刘松山部。

董福祥投降清军后,刘松山赏识其军事才能,委以前敌总指挥。董福祥所部经过精减,被编为“董字三营”。

董福祥率领“董字三营”,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很快打消了左宗棠、刘松山等人对其的疑虑。

同治八年(1869年)12月11日,董福祥在攻打吴忠的战斗中亲身肉搏,虽受伤不下火线,为夺取吴忠立下头功,左于是同意正式将董字三营编入官军序列,成为刘松山手下的一支劲旅。

同治九年(1870年)2月,在金积堡战役中,刘松山不听董福祥的劝告,亲自前往马化龙营中受降,不料中弹身亡。此后,董福祥忠心辅佐刘锦棠

同治十年(1871年)3月2日,马化龙在被围将近两年后投降,被刘、董以藏匿武器的罪名处死。董福祥其后受命镇守金积堡,将其改建成董部的大本营。同年,董福祥用开花炮猛轰马家滩回民军堡寨,回军死伤惨重,一日之内回寨尽毁。

同治十一年(1872年),董福祥率部随同刘锦棠进军西宁,战斗中董福祥屡挫禹得彦、白彦虎等回民军,升任游击将军。在战斗中对待敌军十分凶残,“以鲜血染红顶子”这句名言便是出自董福祥之口。

同治十三年(1874年),董福祥参与平定河州回民叛乱。积累军功,官至提督。

直取南疆

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刘锦棠为先导,西征新疆,反击古柏侵略势力。“董字三营”系西北土生土长的部队,不惧风沙,冲锋在前,大破天山木里河、古牧地后,一举收复乌鲁木齐,攻克玛纳斯城,首战告捷。

光绪三年(1877年)4月:左宗棠令诸军三路并进,直取南疆,董福祥率甘军翻越天山,急行军1200多里,先后参与攻收复南疆门户达坂城、托克逊城的战斗。五月,古柏被部下所杀,白彦虎向俄境逃窜。八月,清军开始追歼南疆残敌,董军任先锋,攻克喀喇沙尔。

光绪四年(1878年)1月2日,董福祥收复哈密。至此,新疆除伊犁外全部收复。董福祥自此名震新疆,加封云骑尉世职,任阿克苏总兵,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古柏政权灭亡后,英俄对此并不甘心,仍然扶持残部不断窜扰中国西部边境,董福祥率军驻守喀什噶尔,屡歼入侵之敌。

光绪五年(1879年),布鲁特酋阿布都勒哈反叛,董福祥在两日一夜之内,率部急驰300余里,在木吉击溃叛军,歼敌2000余人。

光绪十六年(1890年),擢为喀什噶尔提督,总统南疆军事,光绪十七年(1891年)调任乌鲁木齐提督。

董福祥在新疆驻守19年,御敌戍边,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整修道路,政绩卓著,赢得朝野赞誉。

仕途变迁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董福祥晋尚书衔,奉旨率甘军入卫京师,屯驻蓟州一带,受到慈禧的接见和赏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甘肃河州、湟中等地又爆发回族和撒拉族的农民起义,董福祥被任命为甘肃提督,率部进剿,平定匪乱后加封为太子少保,赏赐骑都尉世职。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董福祥奉命率甘军进京。戊戌政变后,董军被编入武卫军,成为北洋三军之一。董福祥任武卫军统领,驻防直隶、山西。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董福祥复任甘肃提督。

庚子事变

当时京津一带爆发了规模很大的义和团运动,清军中一些将领和义和团的关系很密切,董福祥就是其中之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为加强宫廷保安,召董福祥入京。6月9日董福祥率部进入北京,驻守永安门。6月11日,董部奉命开入永定门,刚好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乘车欲出城郊探望经清廷总理衙门批准到使馆区保卫日本使馆的日本警卫队24人,董军营官喝问“何人”,杉山彬据实回答,然未说完已被营官抽刀刺杀,其尸体被甘军肢解,并剖腹取出腑脏,塞入马粪,再弃于路旁。杉山彬死后,慈禧太后派荣禄及启秀到日本使馆致歉,并召董福祥及端郡王载漪面斥,但李鸿章以如惩罚他则恐甘军哗变为由劝阻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本想拟谕旨惩凶的计划也只好作罢。事后,载漪称董福祥是了不起的好汉。

6月20日,清廷命令荣禄攻打使馆区,荣禄因怕当替罪羊负责任,先是装病交出兵权,后因懿旨难违,便命没有大炮只有土炮的董福祥部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而按下自己有德式装备的武卫中军。董部甘军自6月20日至6月23日一连四天每日发炮三百多发,但无法对使馆区造成大损害。6月25日,荣禄奉旨停攻使馆,并派人送西瓜蔬菜等慰问品到各国使馆,又派人假扮走私贩将大量先进德制后膛枪等军火入使馆以加强使馆区的防卫。6月28日,甘军又恢复攻击,其后打打停停五十余日直至8月14日,始终未能攻下使馆区。

8月14日,八国联军自通州攻打北京,董福祥率军在广渠门与英国军队作战,下午2时,广渠门被攻占,董福祥后撤至东便门、朝阳门、正阳门一带继续抵抗,击毙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击伤其将军。8月15日,慈禧携光绪帝西逃,董福祥担任随扈大臣。10月26日抵达西安。

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期间,董福祥被八国指控为“首凶”,要求清政府将其处死。慈禧因其护驾有功,百般回护,最终以革职永不叙用论处。董福祥对此一决定非常不满,一度计划自行招募军队赴山西继续战斗。慈禧恐其破坏和谈,令光绪帝赐其手书“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要求他守时待变,以图再举,董福祥方才回乡隐居。

晚年生活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董福祥由西安回到金积堡,屯田隐居,终老田园。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董福祥突患重病,多名京医、当地名医前来诊治,均未奏效。正月初七,董福祥上书朝廷,表示“未能尽晚年之忠诚,无以报朝廷为憾。”同时遗嘱将平时储银40万两上交国库,并将洋枪1600多支运存宁夏。正月初九,董福祥于金积堡去世,享年70岁。清政府迫于列强压力,未为其举行仪式,也没有赐予谥号,仅在其家乡竖立“董少保故里碑”一座。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上一篇: 阮惠
  • 下一篇: 毛际可
    • 骆绮兰

      骆绮兰,清代嘉庆间女诗人。字佩香,号秋亭,上元(今南京)人,一作江苏句容人。江宁诸生龚世治妻。早寡,少耽吟咏。

    • 恽寿平

      恽南田(1633年—1690年),名格,字惟大,后改字寿平,以字行。南田是他的号。

    •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绍兴府萧山县(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文学家。

    • 张琼华

      张琼华,女,是郭沫若原配夫人,四川乐山市人,1980年在乐山病逝。于1980年张病逝于乐山,没有留下子女。

    • 邬思道

      邬思道(1687一1736),一名斯道,字玉露,清代绍兴人。邬思道好读书,屡试不中,因家贫,只得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也就是绍兴师爷。腿有残疾。正史中有其记载证据,实有其人。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