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人物 > 唐朝人物

来济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1-12-27 17:10:48阅读:
来济唐朝宰相

本 名:来济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江都

主要作品:文集三十卷

主要成就: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

人物简介

来济生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祖籍南阳新野,东汉名将来歙十九世孙。高祖来成,北魏新野县侯,后降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父亲来护儿隋朝名将,曾担任左骁卫大将军、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比。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弑杀隋炀帝来护儿不屈于叛军,被宇文化及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来济的大哥来楷(时为散骑郎、朝散大夫),五哥来弘(时为果毅郎将、金紫光禄大夫),六哥来整(时为武贲郎将、右光禄大夫)。 只有来济和哥哥来恒因为太小没有被杀。来济家族遭难后,流离艰险,而笃志好学,有文词,善谈论,尤晓时务。唐朝时举进士。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任命来济为通事舍人。太子李承乾因谋逆被废,太宗命大臣讨论如何处理废太子,无人应答,只有来济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太宗乃废黜李承乾为庶人,但是保下了他的命,并提拔来济为吏部考功员外郎。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任命来济为太子李治的司议郎,兼崇贤馆直学士,不久改任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太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来济任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来济拜相,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五年(654年),加银青光禄大夫,以修国史之功封南阳县男,赐物七百段。永徽六年(655年),来济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

当时,高宗想以武昭仪取代王皇后,他首先赐武昭仪封号宸妃,来济和韩瑗劝谏:“妃子有正常名额,现在另立名号,这是不行的。”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将要立武氏为皇后,来济和宰相韩瑗劝谏说:“王者定立皇后,是为了承嗣宗庙、做天下人的国母,应该选择礼义名家、优雅贤淑的人,以符合国人的愿望,迎和神灵的旨意。所以周文王立姒氏,《关雎》颂扬,恩泽施於百姓,其福就像那样;汉成帝纵欲,以婢女为皇后,国运中途衰微,其祸患就是这样。希望陛下详察。”然而,高宗不顾来济、韩瑗褚遂良长孙无忌的反对,废黜王皇后,立武宸妃为皇后。来济等都不自安;武后上表称来济忠公,请加赏慰,但心中其实厌恶他们。显庆元年(656年),武后之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来济兼任太子宾客,进爵南阳县侯,仍为中书令。高宗曾经问统治百姓的好办法,来济说:“过去齐桓公出游,遇见老人,给他食物,老人说:‘请送给天下人食物,给他衣服,老人说:‘请送给天下人衣服。’齐桓公说:‘我府库有限。怎能所有的人都给?’老人说:‘春天不妨碍农事,就有粮食;夏天不妨碍养蚕,就有衣服。,由此来说,减省徭役,是统治百姓的好办法。”这时山东役使民夫,每年另外增加几万人,又商议用佣钱来代替雇工,纷乱烦扰,所以来济是针对这些所说的。显庆二年(657年),来济又兼太子詹事。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告来济、韩瑗与褚遂良构成朋党,准备谋反。褚遂良贬桂州(今广西桂林市)都督,来济贬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刺史,韩瑗贬振州(今海南三亚市)刺史,终身不许回京。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逼自杀,柳奭(王皇后的舅舅)、韩瑗处死。显庆五年(660年),来济改任庭州(在西突厥十姓的边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刺史。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部落进攻庭州。来济统兵防御,对部下说:“我曾经触犯刑律,蒙恩赦免死罪,现在应当以身赎罪。”于是来济不穿甲胄,率军出击,力战阵亡。时年五十三,追赠楚州刺史,供给灵车送回家乡。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上一篇: 魏元忠
  • 下一篇: 李宪
    • 李惟岳

      李惟岳(?-782年),河北范阳人(今北京)。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本为成德军行军司马。李宝臣死后,被推为留后,占据河北七州之地,后上表求袭父位。

    • 董晋

      董晋(723年—799年3月13日 ),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中期名臣。官至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陇西郡开国公。死后赠太傅,谥号“恭惠”。

    • 崔宗之

      崔宗之,本名崔成辅,字宗之,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宰相崔日用之子,饮中八仙之一。

    • 陆德明

      陆德明(约550-630年), 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

    • 杨如意

      杨妃,隋末唐初人,名讳不详,生卒年不详。杨妃的出生地史书无记载,《隋书》记载杨妃之父隋炀帝。 唐初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 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