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人物 > 唐朝人物

李训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1-12-27 17:28:06阅读:
李训唐朝宰相

本 名:李训

别 称:李仲言

字 号:字子训、改字子垂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主要成就:策划甘露之变

官 职:礼部侍郎、同平章事

职 业:宰相

人物简介

李训年轻时考中进士,补任太学助教,后被辟为河阳节度使幕僚。他形貌魁梧,善于辩论,但好说大话,自以为是,因阴险善谋深受叔父李逢吉信任,与张又新﹑李续等人并称“八关十六子”。 宝历元年(825年),石州刺史武昭被罢为袁王府长史,并对宰相产生怨恨之情。当时,宰相李程李逢吉不和,李程族人李仍叔故意激怒武昭,称李程曾欲授其官职,但被李逢吉所阻。武昭醉后,向左金吾兵曹茅汇狂言,称要刺杀李逢吉,结果被人告发。李训便胁迫茅汇,让他诬陷李程与武昭合谋,茅汇不肯。不久,武昭被杖杀,李训也被流放象州。

宝历二年(826年),唐文宗继位,大赦天下。李训遇赦北归,后因母亲去世,留居东都洛阳。当时,郑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宠遇,李训叹息道:“当权者尽皆龌龊,我听说郑注重视士人,又有宦官相助,可以共事。”他便前去求见郑注,二人相处甚欢。太和七年(833年),东都留守李逢吉将价值数百万的金帛珠宝交付李训,让他去长安贿赂郑注,希望能帮助自己再次成为宰相。郑注大喜,将李训引荐给王守澄。王守澄便以郑注善于炼药、李训善讲《周易》为由,将他们引荐给唐文宗。当时,李训正在服丧,便改换民服,号称王山人,与郑注进入禁中。太和八年(834年),李训除服,补任四门助教,获赐绯衣、鱼袋。同年十月,唐文宗又改任李训为国子监周易博士、翰林院侍讲学士。给事中郑肃、韩佽等人极力劝谏,认为李训是天下皆知的奸佞之徒,不宜留在皇帝左右。唐文宗不听。当时,宦官飞扬跋扈,弑杀唐宪宗的凶徒仍未受到惩治。唐文宗虽表面对宦官示以恩宠,内心却已不堪忍受,想要诛除宦官,但深居内宫,难以对将相明言。此前曾与侍讲宋申锡谋划,因谋划未妥,差点遭到反噬,使得宦官更加横行。李训得宠后,揣知文宗心意,便在文宗面前指斥宦官擅政。唐文宗见李训才辩纵横,认为可以与他共谋大事。同时,李训、郑注都是王守澄所引荐的,不会引起宦官的怀疑。唐文宗于是以实情相告,李训、郑注慨然应诺。他们为唐文宗筹划太平之策,认为应首先诛除宦官,其次收复河湟失地,再清除河北藩镇。李训、郑注在宫内朝夕计议,密图大计。唐文宗担心引起宦官的猜疑,故意将六条《易经》义理诏示百官,表示自己只是以师友对待李训,以此掩人耳目。而郑注则大肆招权纳贿。时人只知李训二人倚仗宦官的权势擅作威福,却没有察觉二人与文宗的密谋。

太和九年(835年),李训升任兵部郎中、知制诰,并充任翰林学士。九月,唐文宗擢升李训为礼部侍郎、同平章事,赐紫袍、金鱼袋,让他三日一入翰林院,讲解《易经》。李训拜相后,便着手诛除宦官。襄阳监军陈弘志此前曾弑杀宪宗,李训将其召还,杖杀在青泥驿。不久,李训以明升暗降之计,改任王守澄为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罢其禁军兵权,又将他鸩杀。李训、郑注本是通过王守澄得到提拔,却密谋将其诛杀。时人虽为王守澄被杀而拍手称快,同时也对李训、郑注的阴险狡诈非常厌恶。此后,李训更受宠信,每逢别殿奏对,同僚宰相都顺从其意,宦官、禁军遇见他都恭敬揖拜。当时,李训门下虽多是趋炎附势的狂怪险异之徒,却也能启用一些正直之士,利用他们的崇高声望,来安定人心。时人也对李训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实现国家太平。李训虽因郑注引荐得以重用,但他拜相之后,与郑注已成不两立之势。他以中外呼应为名,任命郑注为凤翔节度使。郑注出镇时,曾与李训约定:王守澄在浐水下葬时,由李训奏令宦官中尉以下都去送葬,郑注奏请以亲兵护丧,到时命亲兵以利斧砍杀宦官。但是,李训为争夺功劳,却私自改变计划,决定提前发动。他任命亲信郭行余、王璠为节度使,让他们招募士卒,与金吾卫、御史台、京兆府吏卒一同诛除宦官,并要将郑注一并除去。

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到紫宸殿早朝。金吾将军韩约奏称金吾左仗院内石榴树夜降甘露,并舞蹈拜贺,百官也相继称贺。李训乘机劝唐文宗亲自前往观看。唐文宗到达含元殿,命宰相和中书门下官员先去查看。李训回来后,对文宗道:“我们检查过了,不象是真正的甘露。”唐文宗又命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前去查看,而李训则立即进行部署。这时,王璠、郭行余所募士卒正在丹凤门外待命,李训便让二镇士卒入内。王璠军闻讯而入,邠宁兵却按兵未动。仇士良等人来到左仗后,见韩约神色慌张,情态反常,心中生疑,又听闻幕下有兵戈之声,察觉有变,立即逃回含元殿,挟持文宗入内。李训立即指挥金吾兵护驾,并悬重赏,金吾兵应声而上。仇士良见形势危急,决开殿后罘罳,抄近道入内。李训攀住乘辇,死抓不放,一直拖到宣政门,被宦官郗志荣击倒在地。唐文宗进入东上阁后,宦官关闭阁门,高呼万岁,随即派禁军出击,大肆杀戮。李训见事不可为,脱下紫衣,换上绿袍,自称遭贬,逃奔终南山,投奔僧人宗密。宗密欲藏匿李训,被僧徒劝阻。李训无奈,只得逃往凤翔,结果在盩厔被擒获,械送京师。李训担心自己被宦官折辱,对押送者道:“得我者能得重赏,你不如携带我的首级前行,免得被别人夺取。”押送者于是将李训杀死。李训逃走后,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也被逮捕下狱,遭到严刑拷打,被逼自诬谋反。十一月二十三日,宦官将李训的首级献于太庙,又将王涯、贾餗、舒元舆腰斩于兴安门外。事后,唐文宗颇悼念李训,屡次对宰相李石、郑覃称赞其才。而宦官更加嚣张,文宗难以制服,最终郁郁而终。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上一篇: 高力士
  • 下一篇: 浑瑊
    •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

    • 孙思邈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 段志玄

      段志玄(598年-642年),本名段雄,字志玄,齐州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唐朝名将,太原郡司法参军段偃师之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王弘

      王弘(379年—432年),字休元,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书法家,东晋丞相王导曾孙,中领军王洽之孙,司徒王珣长子。

    • 姚月华

      姚月华,唐朝时期的才女,生卒年不详。曾随父寓扬子江时,与邻舟一书生杨达诗词唱和。今所存诗六首,亦因此而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