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王
本来大周的王室斗争,虽然也很激烈,但是相对于当时的各诸侯国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怎么说大周也是靠着是周礼立国,面子上总得敷上一层“仁义”,在东周早期,虽然一直与“兄弟夺权”相始终,最危险的一次是襄王时期的“子带之乱”,但是真正能以非嫡长的身份成功上位者却没有。
时代发展到春秋末期,真正如孔子所说“礼崩乐坏”了,周王室也开始和向诸侯们看齐了,先是发生了悼王、王子朝(姬朝)、敬王,三兄弟互相撕咬,最后以敬王胜出告终。周敬王是周景王三儿子(如果不算早夭的太子,那就是二儿子,总之不是嫡长子),却得以继承王位,而且还是继承了其兄长周悼王的王位,于是周室首次出现了非嫡长继位和兄终弟及。敬王之后元王和贞定王安静了两代,贞定王一死,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兄弟相残”。
本来贞定王的长子姬去疾正常即位,可是在位仅三个月,就被其弟弟姬叔杀死。姬叔杀兄之后,即自立为王,史称周思王。思这个词儿在谥法里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周思王杀兄自立不到五个月,就走了和他哥哥哀王一样的路——被另一个弟弟姬嵬杀死。姬嵬照着姬叔的样子,杀兄自立,史称周考王。
-
南宫适(生卒年不详),又称南宫子,西周著名贤者、重臣。所谓“文王四友南宫子”,出自颜师古注释的《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第八·上中仁人》师古曰:“大颠以下,文王之四友也。”据《史记》记载,南宫适是武王兴
-
赵武(公元前591年~前541年):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曰"文",,其名称"赵武"(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嬴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文公外曾孙。春秋中期晋国六
-
东郭姜(?―公元前546年),姜姓,东郭氏,名不详,因嫁齐国棠邑大夫棠公为妻,故又称棠姜。棠公死后,东郭姜改嫁齐国大夫崔杼。后来东郭姜与齐庄公私通,导致丈夫崔杼弑君,杀害齐庄公。齐庄公死后,崔杼立齐景公为君
-
姬载,周文王与太姒嫡传第十子,因其最小故称季载,二哥周武王时,年尚幼,未封。周成王时,因成王年幼,四哥周公旦摄政,姬载已长大,助成王周公平“三监之乱”,有道德懿行,封聃国国君,享侯爵,因才能出众常留镐
-
伯阳父是西周宣王、幽王时的太史,生卒年月不详。他身处的时代正好在宣王中兴之后;西周的种种制度弊端和人性的贪婪都呈现出来,他冷眼旁观,最后成为未卜先知的历史洞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