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的相关故事
印度教神话中一种半神之物。他们的父亲,一说是补罗私底耶,一说是从梵天脚中生出。按《毗湿奴往生书》所载,他们与罗刹同时出生,但他们与罗刹为敌,而对人则和善可亲。他们被称为“另外的人”,“纯洁的人”。关于夜叉首次见于《阿闼婆吠陀》。他们被认为是财神俱毗罗的随从神(也有说是毗湿奴的随从神),保护俱毗罗在吉罗娑山上的乐园和地下宝藏。夜叉的形象有时是强健的英俊青年,有时是侏儒,大肚皮,四肢短小。在佛教中是北天王毗沙门的眷属。列为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夜叉”成了贬义词,特点是“丑而凶”。
越挨骂越漂亮的夜叉
夜叉是八部众的第三类,与罗刹同为毗沙门天王的的眷属。他们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属于鬼类。
有一天,佛陀讲了这样一件事。说,往昔,有一个夜叉,形状长得很矮小,身上的颜色特别难看,脸长得又黑又丑。这一天,这个夜叉心血来潮,跑到了帝释的宝座上。帝释,原是摩伽陀国的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成为三十三天的天主。所以他非常有福德威势,自然身相美丽端庄,天人尊敬。因此,这个夜叉突然跑到帝释的宝座上洋洋自得,三十三天的诸多天众看了,当然便很讨厌他。所以大家先是冷言恶语地劝夜叉下来,最后越说嗔恨心越大,用种种方法毁骂这个夜叉。
说来也怪,正在这个时候,大家发现这个夜叉越挨骂,他的恶相越减少,而善相却越来越增加,个子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鲜丽。这可真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于是诸天便来到帝释面前,把这个情况汇报了一下。帝释听了,便来到宝座前,很谦虚地对这个夜叉说:“大仙啊,我是帝释!”于是自称了三遍,那个夜叉便渐渐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帝释对众人说:“从今以后,不要生嗔恨心。如果遇到恶人面对自己时,也不要生嗔恨心。”
佛陀非常赞叹帝释,并鼓励弟子们向帝释学习,要制服自己的嗔恨心。
慈力王以自血布施夜叉
有一天,阿难尊者请示释迦牟尼:
‘世尊!乔陈如五位比丘,宿世有何因缘,能在世尊刚开悟时,首次听闻佛法而优先悟入实相的道理呢?’
于是,世尊说了一段因缘故事:
‘有一个大国的国王叫慈力王,是位心存慈善、好为施舍、赈贫救难、爱护百姓的国王。慈力王以仁义、慈善之法教诲臣民,因而国家昌盛、民风纯正。众官员们尽心辅佐治理国家,百姓们尽力耕作,全城百姓安居乐业,到处是繁华的景象。慈力王执政以来,大兴德政,不仅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慈善之心也感化鬼神。
那时候,有五个昼宿夜行的夜叉,专靠吮饮人类的血液来生活。但是,在慈力王统治的地方,人人行善护生,邪恶鬼祟无法靠近他们,更不敢吮吸这些人的血浆。
这五个鬼夜叉因为没有人血可饮,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挣扎著四处游荡,企图侥幸觅食,苟延残喘。
一天,这五个饥饿的鬼夜叉游荡到慈力王的王宫,跪倒在慈力王的脚下,乞求著说:
‘我们这种阴鬼,只有饮食人的血浆,才能维持活命。但是,由于大王的慈善教化,人们都遵守十善戒,有护法神护身。我们不能也不敢靠近他们,当然就吸吮不到他们的血浆。我们已经饿得难以行走,奄奄待毙。再这样求食不得,只有死路一条了。大王一向以慈善治国,难道眼睁睁地看著我们饿死吗?’说完,这五个夜叉涕泪俱下,哭的匍匐在地上起不来了。
-
龙女这一传说形象来源于佛教。唐代佛经汉译后,龙女首次出现于唐传奇中。在唐代以前,虽然本土神话也有不少龙神,但从未出现龙女这种形象。考其来源,佛教传说里,那迦蛇通常有不少妻妾子女等眷属形象。佛教传入国内
-
道教八仙之一。亦作张果。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本是民间的江湖术士,因民间相传逐为神仙。居山西中条山,自言生於尧时,有长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则天也召
-
混天绫——红绫,七尺长,束体之宝,能自动捆绑敌人,改变长度,即使剪断了也能自动修复。是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神话人物哪吒的法宝之一;护体的护身法宝,此宝具有包卷万物,翻江倒海的神力。原是乾元山金光
-
雷公的信仰至迟始于汉代,最初是一个带神性的大力士,也有说是星神的.后来民间所流传的雷公,大多为兽形或半兽形,较普遍的说法是像猴,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常被人称为雷公脸.人们陆续给雷公加上了许多社会职能,认
-
风火轮——哪吒之宝,双轮暗藏风火之力,可踏在脚下作为交通工具,飞快如风,无处不到,独步天下,红红火火,不停旋转,速行万里,与火尖枪合用。在《封神演义》一书之中是绝无仅有的飞行法宝,奇特冷门,比一般的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