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殉葬的女子是怎么死的?不一定都是吊死
我们在之前的几篇文章中提到过,有关朱元璋死后殉葬的事。殉葬制度可谓是历史久远了,但是在汉朝时统治者认为这个制度太没有人性,曾经将这个制度废除了,但是在朱元璋时期又重新兴起了。因为在考古学家发掘朱元璋的陵墓时,竟然在里面发现了白骨,这就证明朱元璋时期殉葬制度有复兴了。但是,这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重点,殉葬制度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那些陪葬的妃子们到底是如何死去的?
明朝在历史上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最特殊的就是将之前已经废除的殉人制度重新恢复,在朱元璋上位之时,殉葬制度就跟着复兴了,并且还流传开来。在朱元璋儿子死后,朱元璋就让他儿子的两位王妃一同陪葬,说是不让儿子在黄泉路上感到寂寞。
在公元一三九八年,明太祖驾崩,在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也就是新上任的皇帝就命令在朱元璋生前没有为皇家延续香火的妃子一同陪葬。但是命令一下,后宫里哀嚎遍天,又因为当时情况局势很混乱,许多官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趁机受贿,所以有一些没有生过孩子的妃子活了下来,但是位子必须要填满的啊,所以很多生育过的妃子就遭殃了,一辈子为了生活在后宫忍气吞声,到最后还是落得了陪葬的下场。
但是让人更为疑惑的就是这些人是怎么死的?那么大数量的人一起死去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针对这个问题,学者们也是意见不一,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妃子们应该是自杀的,比如上吊。在我们听来可能是有些荒谬,毕竟要陪葬的嫔妃不在少数,怎么可能那么多人一起上吊呢?
学者们是这样解释的,在新任皇帝下了命令让人陪葬之后,就命人将名单列出来,然后在殉葬的那天,将这些名单上的嫔妃都关进一个屋子里,这可不是普通的屋子,是摆满了太师椅和悬挂了白绫的屋子。想想都觉得很诡异吧,有一些人比较胆大,估计也是觉得早晚都是一死,早死早超生吧,上了太师椅,把头套进白绫结成的扣里,将脚底下的椅子踢倒,不一会就一命呜呼了。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胆大的,一些人一见这种场面就已经腿软了,瘫坐在地上,但是那些太监们可是不会放过他们的,要不然掉脑袋的就是自己了。他们几个人把妃子们抬上太师椅,将她们的头放进扣里,再将太师椅撤走,本来就已经受过惊吓的妃子们更加想挣脱,但是只是最后的挣扎,根本没用,过不了几分钟就没了呼吸。
还有人认为上吊自杀太简单粗暴,毕竟是在宫廷里的人,肯定死的很壮烈,并且应该保得住容貌,所以他们认为那些嫔妃们是往体内注入水银而死的,这样也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烂,然后当时的大臣们也接纳了这个意见,所以在新任皇帝下了命令之后,他们列出名单,然后在殉葬当天,将这些妃嫔集中在一间屋子里,给她们每人一杯茶水,但不是简单的茶水,是放有能安眠的药,等这些妃嫔们喝完茶水之后,睡着了。然后太监们就拿利器将她们的头劈开一个缝隙,然后用勺子往这个缝隙里灌入水银,最后再把缝隙缝好,等这一切都做完之后,估计这些嫔妃大多都已经死了,就算有几个也是奄奄一息,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这以上的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就目前看来,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虽然往身体里注入水银会保证身体不腐烂,但是在考古学家发现的朱元璋的陵墓中,只剩下了一些白骨,显然那些嫔妃不是因为注入水银而死的,如果真的是注入水银而死,那在一个完全密封的陵墓里,身体保持个几百年应该不成问题,所以这些陪葬的人很有可能是上吊自杀的。
这只是我们根据现在有限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推断出来的,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可能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考古发现的增多,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当时那些嫔妃的死法,但是不管怎么说,殉葬制度是不人道的,它带有太大的阶级性,不符合我们现在的社会。至于嫔妃们的死法,我们继续期待更合理的解释吧!
-
眼下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像朱元璋
-
孙殿英是近代最有名的盗墓贼之一,他被称为东陵大盗,所盗珍宝无数。这其中就有慈禧的墓葬,据孙殿英手下随从回忆,慈禧的墓葬珍宝不胜枚举
-
吕雉要拉的那个人,就是谋圣张良。此时的张良已经是赋闲在家,无奈的是,我不问世事,世事偏来问我。 吕雉派了自己的哥哥吕泽前来,吕泽跟张良也是老熟人了,毕竟都是刘邦集团里元老
-
应该说,唐宪宗时期也是裴度最风光的时期,他成功地辅佐唐宪宗完成了打击藩镇势力的工作,使中央统一政令的权威得以落实。此时的他可谓声名威望日隆。但后来到了唐穆宗、唐敬宗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
-
常宁公生于1386年,当时朱棣还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不过,由于她是最小的女儿,因此自幼很得朱棣宠爱。1399年,继位不久的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削除藩王的势力。本就有心夺位的朱棣,趁机举起“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