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刘邦麾下的美女特战队 个个愿为他挡刀避箭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1-22 17:02:54阅读:

从古至今天,战争都是男人们的事。因为女性的身体及生理上的原因,她们不可能适应残酷的战场生活。有些朝代甚至还明文规定:“令军市无有女子。”

另外,在非常的战备时期,朝廷往往也会动员一些比较精壮的女子(可能就是现在的女汉子那种级别),参与部分军事工作。她们相当于现在的后勤保障部队吧,比如挖挖战壕、砌砌城池、拆拆土房啦什么的(“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

当然,这些操着“农民工”属性的女子部队,大多零散,也籍籍无名。

有名的女军人也有,比如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女将军妇好,比如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比如因军功而被封侯的秦良玉,还有传说中的杨门女将,等等。但,那都是不成建制的特殊人物。

而真正的女子作战部队,是到了太平天国时才有的。但,在汉高祖刘邦即若创业期间,也曾组建了一支神秘的女子特战队。

在中国历史上,还真一支成建制的神秘的女子特战队,她们是刘邦手下的一支“奇兵”,成立于仓促间,个个都披甲执锐,为老刘挡刀,最终却难逃身死魂灭的悲惨命运。

话说楚汉相争期间,刘邦项羽围困于荥阳城内,形势对老刘十分不利。战况不妙怎么办?跑路呗!逃跑,这可是刘邦的特长。

史载,刘邦曾以为义帝(即原来的楚怀王熊心)报仇为名,召集各路诸侯,集结了五十六万大军,趁着项羽北上伐齐、国都彭城空虚之时,攻陷了彭城。

项羽得知老窝被端,大是恼怒,带着三万军骑兵日夜兼程赶回来,绕了个大圈子,从彭城的西边萧县那儿进攻彭城,把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差不多全部解决,刘邦只有仓皇出逃。

在逃跑途中,巧遇他的儿子刘盈(后来的汉惠帝)与女儿刘(鲁元公主),替他的赶车的人叫夏侯婴,是刘邦的老司机,平时两个孩子和他混得很熟,夏侯婴就停车将两个孩子拉上车。

两个孩子上车后,夏侯婴的车就跑得慢了。为了轻装逃跑,刘邦一脚将两个孩子踢下车。夏侯婴不忍两个孩子这样死去,赶紧将车停下来,将两个孩子抱上车。如此又跑了一阵,刘邦又踢,夏侯婴再抱。如此反复几次,刘邦大怒,拔剑就要杀夏侯婴。夏侯婴说大王杀了我,谁替你赶车?刘邦这才不将孩子踢下车了。

现在又是大难临头了,老刘当然得要逃跑了。可怎么跑,这是个问题。当然,这对于“常跑将军”刘邦而言,其实也不是问题。

刘邦的对策很简单,找个身形和自己大致相当的兵士,化个妆,扮作自己,从正门突袭,吸引楚军主力,而自己寻个时机,从侧门挥一挥衣袖,低调地跑路。

可问题又来了,城中精兵本就不多,如何分配?自己若是落单,遇到项羽的兵马怎么自保?看来,城里的精兵还得留给己用。

于是,刘邦想了一个办法,《史记》是有记载的:“夜出女子荥阳城东门,被甲二千人”。

也就是说,仓促之间,老刘临时组建了一支神秘的女子特战队。说是神秘,大抵是刘邦究竟从何招揽这两千余众,不得而知。是城中百姓?还是另有所得?老刘又是如何说服她们加入突击队阵营的?是声泪俱下的煽情呢?还是霸王硬上弓式的胁迫?也是不得而知。反正,这群铁娘子们披上铠甲,跨上腰刀,跟着山寨版的“刘邦”夜袭出城。

当然,这支女子特战队的命运,是注定了的悲摧 (“楚兵四面击之”)。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就这样为老刘挡了满天箭雨刀墙。

老刘呢?则在亲兵的护卫下,“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消失在夜色中。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古人逛一次青楼要花多少两银子

    妓院主要是针对普通的平民,都是从事一些皮肉生意,里面去的也是一些三教九流的人居多,而青楼的门槛就相对而言比较高一些,上岗前还得经过妓院的统一培训,学习琴棋书画和一些礼仪的知识,合格了才会上岗。而青楼里

  • 敢爱敢恨的董小宛为何也逃不过红颜薄命的下场

    董小宛是明代末期着名的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能歌善舞、擅长诗词歌赋,并且长相秀丽。慕名前来的追求者趋之如骛。 冒辟疆也是爱慕者之一,

  • 卫长公主真的是被腰斩了吗

    一般而言,“公主”指的是皇帝的女儿,而“长公主”指的是皇帝的姐妹,姑母一类的长辈就是大长公主,所以单单从称呼来看,似乎卫长公主应该是汉武帝的姐妹。其实不然,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女儿,她这样的称呼属于越级

  • 古代青楼女子为何要在手上系一条红绳

    一提到青楼女子,我们都能想到的呢是沾染着香气的女子,拿着手绢招揽客人,反正各个呢,都是把客人们哄得高高兴兴。但是其实呢,青楼女子不是你想象中谁都可以当的,首先你得有非常标致的相貌,这只是如果你长得非常

  • 一向善妒的孤独皇后为何没有对宣华夫人下手

    宣华夫人陈氏,本是陈宣帝的女儿,陈朝被隋朝灭亡后,按照惯例没入掖庭充为宫婢。史书记载这位宣华夫人“性聪慧,姿貌无双”,而在独孤皇后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