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杀和珅 嘉庆身边有一位邬思道似的幕后高手
作为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到底有多少财富,历史上和民间有各种说法,在嘉庆帝给和珅所定的20条罪状中,是这样描述其财富的:
家内银两及衣服超过千万,藏于夹墙和私库内的黄金达3万2千多两,埋于地窖的银两计百万余;家内所藏珍宝不计其数,其拥有珍珠手串比皇宫还多数倍,有2万多串,藏有真宝石顶数10个,整块宝石不计其数,且有许多皇宫所没有的稀世宝石;在京城附近的通州、蓟州均有当铺钱庄。
即使手下的一个仆人也有多达20多万的家产,且有大珠及珍珠手串,主人所藏之财富可见一斑。
作为帝王中最节俭皇帝之一的嘉庆,最恨贪污,因此他上任伊始,首要任务就是除掉和珅。但和珅不仅贪婪成性,而且位高权重,要除掉他,并不是皇帝下一个圣旨那么简单。
在乾隆驾崩之前,和珅身兼数职,影响着六部,堪称百官之首,二人(乾隆和嘉庆)之下万人之上。他的党羽吴省兰、李潢、李光云等都为部院侍郎、卿等,身居要职,把持中枢,拥有决策权力。
他还可以擅自撤换军机处记名人员,甚至擅自修改成章,并用印文传示各院衙门及各直省督抚。即使给皇帝的奏折,也必须另缮写一份,封送军机处以便和珅自己阅览。
因此,要除掉和珅,必有计划周密,步步谨慎,如有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上台之前,嘉庆一面采取韬光养晦、隐忍不发的策略,麻痹和珅,使和珅相信即使嘉庆亲政,也不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一面暗中推进除掉和珅的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秘密安排他的老师朱珪进京。
朱珪是横跨乾隆和嘉庆时期的名臣,他17岁考中进士,从事文史修撰,后历任多项要职,官至两广总督。乾隆四十一年的时候,奉命在上书房行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珪成为了嘉庆帝的老师,教授嘉庆读书。
在嘉庆的安排下,被和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朱珪悄悄来到了京城,在靠紫禁城较近的东华门的一处小院内藏身,为嘉庆的锄奸行动出谋划策。乾隆一死,锄奸行动立即展开实施。
最关键的一步是,在乾隆去世当天,建议嘉庆以守灵的名义,把和珅软禁在乾隆的灵堂上,要求其“昼夜守直殡殿”,切断和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这样即使和珅预感到大事不妙,兵权在握,此时也无法调兵。
紧接着,颁发上谕,将南方白莲教战事的责任归咎于和珅,借机免除和珅大学士等一系列重要职务,并鼓励满朝文武揭露和珅罪行,对其进行釜底抽薪,使和珅丧失反击之力。
得到臣子们的支持后,嘉庆命人查抄和府,查获金银财物、房产、产业无数,其价值高达9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10倍,其中不乏进贡给皇上却被和珅私自窃取的贡品。嘉庆当即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谴责和珅辜负了先皇的信任,愧对先皇恩宠。
因此,大丧期间处置这位先皇宠臣也就成了安慰先皇在天之灵的理所当然的事了。
对和珅的处置,只取首恶,避免朝局动荡。在朱珪的指点下,嘉庆对和珅的处置显示了极高明的政治手腕。
和珅居高位多年,党羽众多,阿附者众,甚至传说中与和珅斗智斗勇的纪晓岚实际上都与和珅有密切往来。如果对和派连根拔起,不免让朝局动荡,政务瘫痪。
因此,嘉庆虽然迅速处死和珅,却没有将事态扩大,也没有株连九族。和珅的弟弟当时早已经死了;和珅的儿子丰绅德因为是额附,也没有杀,嘉庆还给他们上点房产维持生活。
和珅的死党福长安,虽然判了斩监侯,但最终还是没有杀,并予以任用;和珅府里有一个先生,也是同党,常为和珅出谋划策,最终也只给了一个处分了事;其他经和珅推荐而得以任用官员,没有因和珅倒台而被株连,仍任原职。
所以,虽然权势极大的和珅被除掉了,但清朝政局仍然保持了稳定。
嘉庆能够迅速除掉和珅,而且没有造成政局的巨大动荡,与朱珪在其身后的指点协助密不可分。诛杀和珅七年之后,朱珪因病去世,嘉庆帝亲往祭奠。朱珪死后,葬于北京近郊,帝又两次前往亲奠其墓。嘉庆帝对朱珪的感激之情由此可见。
-
八大胡同真正形成规模、日益走向繁茂鼎盛,应该是从清咸丰中期开始,到光绪年间完成的。这期间,青楼的规模与规矩都已经形成。当时政府许可
-
三国是个极其有趣的时代,大汉数百年的才气,好像约好了一般,偏要在此时一并张扬,于是曹植、嵇康、杨修、马谡、阮籍等人纷纷“鱼贯而出”
-
武则天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跟她的手段是离不开的,武则天非常有手腕,据说当时武则天故意挑拨唐太宗与皇后与其他妃子的关系,还将萧淑
-
清朝宫斗剧,那是最近导演电视剧最喜爱的题材之一,为什么呢?深宫妇人怨恨多,时常会尔虞我诈,毒计连出,让现代人们看起来是那么的起劲,
-
提到倭寇,人们似乎总会想到明朝,为什么明朝的倭寇就那么多呢?这其实是日本以及明朝共同影响的结果。明朝时期日本进入战国时期,政治动荡经济不发达,而明朝却实力强大,加上明朝实施海禁以及嘉靖朝的腐败,倭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