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赵匡胤被兵变 被迫黄袍加身他真的傻吗?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1-22 17:05:49阅读: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有一柴大官人,许多高官都对他礼遇有加,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篡夺了后周老柴家的皇位,而这个柴进就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子孙。因为当初赵匡胤约法三章兵变后要对后周皇室以礼相待,所以才不敢拿柴进怎样。而赵匡胤黄袍加身真的是情非得已吗?还是他真的想当皇帝而这一切都是他的一种策划呢?经过我们的分析,答案显然是后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看一下当初所处的形式,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挂了,继位的恭帝却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因此当时政治不稳。按照中国历史一贯发展,这样的态势注定要出来一个有权势的人控制局面。要么是大臣要么是皇帝他妈,如同慈禧太后或《芈月传》中的芈月。而历史显然是前者,因为一件事证明了皇帝他妈的无能。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也不知道这消息怎么传来的,大概因为当时信息的不通畅,统治者也没过多追查消息的真伪,朝廷就乱成了一锅粥。当时主政的符太后就是一贤妻良母的形象,一点主见都没有,听说此事,根本不知道怎么办,也顾不得什么皇室的面子,只能去找宰相范质拿注意,。范质想了一下说朝中大将只有赵匡胤才能带兵出征守卫国土,不料赵匡胤这时候却耍起性子推脱人手不够没有会打仗的士兵和将领,所以不能打仗。范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全国的兵马大权交了出来,可以调动全国军队。

军权都交出来了,发生兵变的概率大大增加,而皇室也没有更好的牵制办法。一时间赵匡胤手握重兵,全国的兵力就这样浩浩荡荡的随同他出征了。

如果说光出征就能解决问题那就好了,赵匡胤深知人民舆论的重要性,因此还要造出声势,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谣言四起,说赵匡胤才是人主才是当皇帝的人选,这个谣言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大多数人不信,朝廷的中文武大臣虽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谁也不敢第一个信,虽然不信但却早已乱了阵脚吵来吵去好不热闹。赵匡胤虽然不在东京,但东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清清楚楚,因为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时,他也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如今又故技重施,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增加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让军队绝对服从于自己。

果不其然当军队行至陈桥之时,赵匡胤的亲信在军中散布谣言说赵匡胤才是真命天子,而大多数将领也知道如今的皇帝就是一个小屁孩,自己即使在前方杀敌有可能也得不到重用,而现在赵匡胤手握重兵而且军旅出身又体恤士兵因此不如拥立为主。就这样他们一拍即合。

正月初三日的夜里,赵匡胤假装喝醉,而他就在等着兵变,果不其然在赵匡胤的近臣也就是后来的宰相赵普和他兄弟赵光义的示意之下让一个士兵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山呼万岁。就这样赵匡胤登上了帝位,而他还一脸假装被逼无奈的样子,并当众宣布说回开封后不劫掠,对后周皇室要秋毫无犯,他才干,众将领当然答应。于是第二天仗也不打了,直接屁颠屁颠的带着大军回开封了,而守城的将领石守信等人都是他的拜把子兄弟。就这样一场篡位就此成功了,而且死亡的人很少。

还有一点说明他们预谋已久的便是赵匡胤他妈知道兵变后一点也不惊讶,还说:我从小就知道我儿子有大志,果不其然当皇帝了吧。

而说的辽国军队的入侵影子也没见到。不得不说整出戏就是赵匡胤一个人精心策划的结果。真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域。又应了那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送母还乡》作者真的是李商隐吗

    《送母还乡》是李商隐的诗作之一,每当母亲节之时,这首自带“母爱”的“李商隐诗”就会频频出现于各种文案中。但是,近日有网友考证发现这首诗居然不是李商隐所作,而是当代诗人的作品。《送母还乡》全诗是:停车茫

  • 第一美男子潘安有多帅 他的妻子是个绝色美人吗

    自古以来,只要谈到中国古代的美男子,往往首推潘安,向来只要夸一个男性相貌俊美,“貌比潘安”似乎就成了最高的赞誉与评价,而这位世人只

  • 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最后是飞升了还是死了

    说起道教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张天师,据说张天师喜欢拿老虎当自己的坐骑,在一些道教流派中,也有把张天师和另外三位统称四大天师的说法,

  • 唐以后长安为什么不再是都城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古就是王朝建都的理想之地。但令人疑惑地的是,在唐朝过后的一千多年里没有一个王朝建都长安,长安再也不是建都之地了,其中原因令人好奇。1、军阀的毁灭军阀朱温,是长安城的最终毁灭者。尽

  • 揭秘古代富商是如何让郑板桥给自己画画的

    大凡文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不媚俗,有的不愿为官,有的仇富。清朝郑板桥就是一个不媚俗、不愿为官且对为富不仁者嗤之以鼻的人物,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