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道光皇帝想吃碗粉条汤 为何内务府这么黑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1-22 17:10:14阅读:

话说这一天,居于深宫之内的道光皇帝不知是因为犯了嘴馋呢,还是为了“忆苦思甜”,突然想起要吃“粉汤”,吩咐内务府尽快贯彻落实。

这里有两个名词先解释一下:一,什么是粉汤。二,内务府又是干什么的。

粉汤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说白了,就是羊肉炖粉条,是京城常见的街头小吃。

内务府则不是管理国家的政府机关,而是一个服务于皇室、掌管后宫事务、打理皇家产业的机构,下设“七司三院”,由皇帝的私臣、家奴充任领导、员工。内务府的功能非常庞杂,既是皇家的后勤总管,宫廷的膳食、采购、财务、仪礼、工程、警卫、赏罚、宫女太监,都归内务府管辖;同时,内务府又像是一个巨型央企,不但经营着开矿、皇庄、畜牧、织造等实业,而且垄断了玉石、人参、皮货等奢侈品的买卖,还从事当铺、放贷、放租等投资行业。

皇帝要吃粉汤的事情,当然也由内务府来解决。有两套解决的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在内务府的封闭系统内“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内务府系统内有最顶尖的厨师、最完备的厨房设施、最严格的餐饮标准,动手做一碗羊肉炖粉条,还不是小菜一碟?道光皇帝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给了内务府一份做粉汤的菜谱,“命依所言之制法制之”。

内务府很快给皇帝呈上一份做粉汤的预算报告。道光一看,大惊失色:“不就做个粉汤吗,怎么要这么贵?”你猜内务府的报价是多少?七万五千两白银。没错,就是七万五千两。按照道光朝白银对大米的购买力折算,这笔银子值1000多万元人民币。这么多银子,除了用于支付特供粉汤的成本之外,将有多少钱落下内务府大小官员的私囊,肯定是一笔糊涂账。反正咱见过宰人的,没见过宰得这么狠的。难怪道光皇帝未吃到粉汤,倒先吃了一惊。

内务府的同志却不慌不忙地跟皇帝解释说:“皇上,这个预算可是严格按您的菜谱列出来的。皇上您有所不知,御膳房要做粉汤,得先另盖一间厨房,这需要一大笔钱,还得请几个专职的御厨,又要一笔钱,还要添雇一帮打下手的,端盘送菜的,也需要钱,一笔笔算下来,共需经费六万两银。另外,常年费尚须一万五千两,加起来是七万五千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道光皇帝皱歪了眉头,说:“那就不用御膳房做了。朕知道前门外有家饭馆,能做此汤,每碗只售四十文钱。你们每日叫太监前去买一份回来就行了。”——这是解决皇帝吃粉汤问题的第二套方案,即运用市场机制来满足需求。粉汤又不是稀罕物品,市场完全可以完成供给,并不需要内务府另起炉灶。前门外大街就有一家叫做“粉汤刘”的饭馆,做得一手好粉汤,连皇帝都记住了它的价廉物美。

但如此一来,被皇帝钦点供货的“粉汤刘”,等于是无意中充当了内务府做粉汤生意的竞争对手。那么内务府会如何对待它的竞争对手呢?我们知道,在一个平等的正常市场中,竞争是十分常见的,大家通过比拼服务、价格、质量来争夺客源。然而,请注意,内务府并不是寻常的市场主体,他们是拥有过人能量的权力代理人。

答案揭晓了——过了几天,内务府向皇帝报告:“皇上,奴才派人找到了前门外那家饭馆,可是饭馆已关闭,粉汤买不到了。”最后,道光只好悻悻地说:“算了,朕不吃粉汤了。朕不能因为口腹之欲,滥费国帑。但朕贵为天子,而思食一汤不能得,可叹也。”(道光思食粉汤的故事,(本文章由天天爱养生网整理发布),见《清室外纪》)

“粉汤刘”的饭馆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关闭,显然,他们受到了内务府的威胁:不马上从北京城消失的话,哼哼,有你们好看!为避祸,“粉汤刘”不得不连夜逃到天津北大关,在那里开了新店。现在天津还有一条胡同就叫做“粉汤刘胡同”。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被诛九族能跑掉吗

    俗话说“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意思是一人有罪,应该只惩罚犯罪的人,无辜的人不该受牵连。但在古代却有一种非常残忍的株连法——诛九族。如果谁被诛九族基本就是按照灭族处理,不只是亲友,就连好友也被包含在

  • 揭秘刘备为何能诸葛亮为其卖命一辈子的?

    诸葛亮在离开隆中追随刘备时,曾再三告诫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园,他将来还要回来。而多年以后,当他位极人臣,身为蜀汉的第二号人物时,他在给

  • 唐朝公主为何嫁不出去

    在古代,公主可以说是身份很尊贵的女性了,她们毕竟都是皇帝的亲人,女儿,姐妹或者姑姑,她们都地位不会随着皇帝的喜好而有所改变,所以说,如果有人能够娶到公主为妻,想来应该是很大的福分。然而在唐朝时期,不管

  •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凭借什么手段获得刘骜的宠爱

    赵飞燕和赵合德这两个名字大家应该是如雷贯耳了,她们俩在历史上也是声名狼藉,赵飞燕就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个皇后,她有着精致冷艳的脸,而

  • 姜子牙为什么会被自家媳妇赶出门?

    姜子牙曾为何事被媳妇赶出门?《战国策》毫不留情地用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总结了七十岁之前的姜太公: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