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杨贵妃安禄山绯闻之谜 得知杨死后安数日哭泣不止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1-22 17:15:06阅读:

天宝时代(742-756)起于杨贵妃,亦终于杨贵妃。当她被册立为贵妃时,按惯例封其亡父玄琰为太尉齐国公,其母为凉国夫人。之后的天宝七载(748),依次授予叔父玄珪光禄卿,堂兄杨铦鸿胪卿,杨锜殿中侍御史。三位美貌的姐姐获封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也有不同说法,称呼除叔父玄珪的五人为五家,人人投以羡慕、嫉妒的目光。依据现在《新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以及《杨太真外传》等对世系的记载,即如下图,在世系图中为兄长杨铦也有从兄之说。看到此图也许有人会想到我国藤原一门的煊赫。

贵妃第一次被送还家之后,玄宗耗巨资,在宣阳坊为五家建了大宅。鳞次栉比的奢华豪宅堪比宫殿,竞相进行奢靡的装潢。每年行幸骊山华清宫时,各家的童仆和下人穿着整齐划一的衣裳,组队庄严肃穆地巡行。钿舄珠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眼花缭乱,夺人眼目。即使诸王与公主也对杨氏一族避忌三分,奉承讨好、欲成婚事者,必先赠以千贯,托杨氏为月下老人,才能推荐给玄宗。巧妙利用杨氏一门的权势者有李林甫,也有安禄山

朝堂上的演技派:安禄山为何受宠

天宝三载(744)三月,禄山兼任统兵九万一千余人的范阳节度使,偶尔在这场浪漫剧的舞台上露露脸,就是从领地献上大量的贡品,用以贿赂以杨氏为首的玄宗所亲近之人。他身处边境,有必要知悉朝中动静。于是,派心腹刘骆谷常驻长安,逐一报告朝廷的动向。准备周到竟到这种程度。由于连年从范阳运送俘虏、杂畜、珍兽等贡品,经过之州县无不疲惫不堪。还故意刺激奚、契丹等部落,逼得他们叛乱,以此获得战功,讨伐的捷报接踵而至。"臣讨契丹至北平郡(河北省卢龙县),梦先朝名将李靖李勣,从臣求食。"禄山这样报告来自我吹嘘。迷魂药果然起作用了,玄宗的信赖日深。

几番花言巧语,禄山头脑机敏已为公认。记录中仅存的少量与玄宗的应对,带着幽默与悲伤,十分有趣。这是个有名的故事,一日谒见时,玄宗指着禄山巨大的肚子,开玩笑地问道:"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尔!""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禄山相当高妙地回答。即使明白是奉承之话,也不能不欣喜呀。玄宗喜笑颜开。还有下面的故事。

安禄山奉命拜谒太子。然禄山不行拜礼。当惊慌的侍从提醒他时,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玄宗为其说明,禄山仍然不拜,"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这完全只是禄山的故弄玄虚。即使非食唐之禄者,唐之官制早已传遍四方,无所知晓是绝无可能的。他只是在演戏罢了。皇太子早就嫌恶禄山,屡次向玄宗进言除去禄山。禄山恐怕也知道此事。因此,与其说是无视,倒不如说是一个劲地找麻烦。出乎礼仪冗繁的中国人的意料,他们无法做到的却被禄山直击要害。因为是胡人才有了推卸责任的说辞。另一方面,对玄宗则强调了自己朴素的忠诚,获得了一石二鸟的演出效果。

玄宗欲向禄山表示亲厚,召集群臣设宴勤政楼。唯禄山坐席在御座东间,设金鸡障,加卷帘以示荣宠。也在此时,皇太子以禄山臣下之身,与天子同席于礼不合,提出强烈反对,却不被采纳。禄山此时已与杨贵妃一族义结金兰,往来亲密。但禄山对此并不满足,请为贵妃养子,这成就了一对奇妙的母子。看起来像怪物的他和绝世美女在一起,仅是想象就够滑稽的。因此,他也能在宫中自由出入。之后,他再次准备展示优秀的演技。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韩信临死前唯一提到的人是谁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刘邦率兵前往平叛,吕后设计在宫中杀了韩信。此事是不是吕雉和刘邦合谋的如今已不可知,但从二人的表现来说,那是相当默契了。先是吕后命人告诉韩信,刘邦即将凯旋回朝,准备在宫中庆功,

  • 插翅虎雷横为什么杀白秀英这么个美貌女子

    雷横上梁山是因为杀了白秀英,但是她白秀英一个女子为何和插翅虎产生揪扯。这一冲突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呢? 这件事情要从白秀英和父亲来到

  • 西门庆女婿因何对丈母娘潘金莲情有独钟

    普天之下,男人很少有对自己老婆一心一意的。他们往往嘴里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在金瓶梅里,陈敬济也是这样货色,他本是西门庆的女婿,因

  • 水浒里最窝囊的英雄好汉!非林冲莫属了

    水浒里很多英雄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这些人的故事或者如武松景阳冈打虎,或者如鲁达三拳打死镇关

  • 妃子被逼成啥样?为得到皇帝宠幸不惜丢下矜持

    1、竹叶留羊车 历史记载司马炎后宫宫女众多,为了决定临幸谁,司马炎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妃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