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赵高真的是太监吗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2-10 13:16:42阅读: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说赵高是“宦人”,有“宦籍”,一般理解为赵高属于阉人,此外《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蒙恬列传》又均有“隐宫”一词,《史记》之“三家注”均理解为与宫刑有关,其中《史记索隐》所引刘伯庄(《索隐》简称“刘氏”)语更说明此系“被宫”。

尽管如此,关于赵高是如何成为阉人的,乃至于赵高究竟是否具有阉人身份,都存有不同的说法;就前者而言,有自宫、天阉等说;就后者而言,主要涉及对“宦”、“隐宫”等的解释问题。

赵高真的是太监吗

自宫说

这种说法认为赵高是为了复仇而自宫成为阉人,进入秦宫的,主要出自赵翼的《陔余丛考》。[103]这种说法缺乏可靠史料的佐证。

天阉说

这种说法将《史记·蒙恬列传》中的“隐宫”二字解读为赵高本有残疾,属于“天阉”,宋人胡寅、清人乔松年均持此说。然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有女婿阎乐,故当有女儿,并非“天阉”。胡寅等人的观点,可能源于《资治通鉴》中的“生而隐宫”之语,此语与《史记》原文的“生隐宫”亦有出入,并不准确。

非阉说

这种说法认为,赵高不是阉宦。论者首先就赵高有女这一点提出疑问。清末学者沈家本即曾因赵高有女怀疑赵高并非阉宦,并批驳了《史记索隐》所引刘伯庄语;尽管如此,沈家本仍认为“而隐宫之为宦者,与赵高情事相合”,认为《史记正义》关于“隐宫”等的解释不能被武断否定。学者马非百亦将赵高有女作为论据。实则受宫刑者未必无子女,司马迁即是一例。以此立论缺乏说服力。

其次,关于“隐宫”的理解。马非百根据《睡虎地秦简》提出,“赵高兄弟皆生隐宫”的“隐宫”一词,是“隐官”的误写;而隐官的性质,则“和后世的劳动教养所大致相同”。学者传汉、李开元等承其说。周晓瑜等则反过来认为“隐官”系“隐宫”之误,此外还有“宫”、“官”可通,以及“隐宫”和秦简所见“隐官”本无关联等说法,可谓众说纷纭。不过,这种说法主要涉及《史记》关于“隐宫”的旧注,而旧注并非证明赵高为阉宦的必要证据。

其三,关于“宦”的理解。马非百区分了“宦人”与“宦者”,认为前者是“仕宦”之人,后者才是阉宦。李开元承其说,并进而据《张家山汉墓竹简》认为“宦”就是在宫中内廷任职的意思,还将“宦籍”解释为“门籍”。批评者梳理了《史记》中使用“宦”字的情形,对此提出了质疑,并进而结合嫪毐之乱带给秦王的震怒质疑男性仕于宫中的可能性,还指出李开元对“宦籍”的解释十分牵强。还有学者结合《史记》上下文,认为秦二世所说赵高的“宦人”身份,指的并非仕宦之人,而正是宦官之意。

阉宦说

阉宦说受到前述修正或质疑,但仍有自己的理据。学者辛德勇等主张,赵高确为阉宦。抛开《史记》旧注和众说纷纭的“隐宫”,这一点也有《史记》所载“宦人”、“宦籍”等的印证(相关争议见上文),并与赵高作为宫中近侍的身份相符,还得到赵高的官职(“中车府令”、“中丞相”)所加“中”字的印证(此字被理解为“中官”亦即宦官之意)。并且这种认识也见于汉代人士,例如樊哙率群臣排闼见刘邦时,刘邦正头枕“宦者”而卧,樊哙即以赵高事进谏,京房在进谏时也以赵高暗指西汉宦官石显。不过,赵高究竟如何成为了阉宦(也就是是自宫还是被宫),则难以考证了。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吕四娘真的刺杀了雍正吗

    吕四娘是什么人?传言她刺杀了雍正是真的吗?提起清朝的雍正皇帝,想必大家是如雷贯耳,不管是从历史还是影视,都知道了他的存在。历史上对于这雍正皇帝一直都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批评他的人说他是残酷无情,也不念手足

  • 古代严惩“剩男剩女”:女子15岁不嫁 家人坐牢

      近年来,随着单身男女日渐增多,每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实,对于解决单身婚龄男女的婚姻问题,在古代也是相当重视的。如果适龄男女都不急着结婚生子,整个社会人丁缺

  • 诸葛亮神通广大 但他的子孙却为何如此无能

    刘禅的投降,蜀汉的灭亡,最直接的原因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在绵竹大败自杀身亡,使得邓艾军队长驱直入成都。而这场战役本来诸

  • 辽国萧太后的情史

    古往今来,那些站在权力巅峰的女性就如傲立雪中的红梅,既是那一片白里最夺目的红,也饱受着世人最多的非议。但与非议相比,最让她们痛苦的,还是她们无法像男性帝王那样,同时坐拥“江山”和“美人”,每当她们向心

  • 野鸡脖子蛇真的存在吗

    鸡冠子蛇究竟有没有,目前还无法考证,也没有更详细的资料记载,基本都是民间传说。很多人认为是一种误解,目前蛇类中和描述差不都的蛇类那就是野鸡脖子蛇,也就是虎斑游蛇和洪波颈槽蛇了。虎斑游蛇当收到惊吓的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