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太后真的杀了拓跋弘吗
历史上的确还是有不少杀掉自己的孩子的父母,这样的人无不是心狠手毒之人,连自己的孩子都能够下得去手,该是有怎样一颗狠毒的心。而他们杀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没有目的,大多数时候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而历史上的北魏冯太后,据说她杀掉自己的亲儿子,竟然是为了自己的情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但也存在过立子杀母的陋规,这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滥觞于西汉之武帝。
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继位,因上有威望颇重之太皇太后窦太后掣肘,处处志不得申。到了晚年疑心病很重。戾太子死后,他改立幼子刘弗陵,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盟生了立子杀母的念头。汉武死前遗嘱,令立太子刘弗陵,是为昭帝,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
到了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当时的后妃都不愿生太子,因为母以子贵成了母以子死。道武帝拓跋珪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成了北魏朝立子杀母的第一个受害者。最后宣武帝元恪在去世之前立七岁的元翊为太子时,废了这个规定。有受害者也有既得利益者,文成皇帝文明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就从这个陋习中获取了利益最大化。
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嫡祖母。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冯氏是冯朗之女,生于长安。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冯氏还未成年时候,冯家突然遭遇了飞来横祸:冯朗因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太武皇帝拓跋焘下令诛杀了。
按照惯例,冯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冯氏在宫中得到了姑母拓跋焘妃子冯昭仪的多方照应。13岁的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不久,就选中冯氏做了贵人。这一年,冯氏只有12岁。太安二年(456年)正月二十九日乙卯,15岁的冯氏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
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濬与梁国蒙县(今河南商丘南)人李氏所生之子。太安二年(456年)二月,也就是冯氏被册为皇后的第二个月,不足两岁的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按照道武帝拓跋珪当年所定的规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专擅朝政。
李氏被赐死后,冯后便担当起了养育之责,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使文成皇帝也深感快慰。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一日,被誉为“有君人之度”的文成皇帝拓跋濬竟英年早逝,崩于平城皇宫的太华殿,年仅25岁。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二日,文成帝死后第二天,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文成帝的驾崩,给冯太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的才能开始有了用武之地。
-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
-
改嫁: 在宋以前,对于女性的要求没有那么多,如果丈夫死后,是还可以继续改嫁的,例如说汉朝的平阳公主,他的丈夫死后,最后改嫁给卫青。
-
其实要是说起古代的酒水,很多人第一个想问地就是:古代的酒多少度啊?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回里,有一段讲到杨智带的梁府里的人,
-
在日本历史中,幕府时代让天皇这个至高无上的职位成了傀儡,而武士却成了实际的幕后统治者,所谓武士,实际上就是贵族家请的保镖,虽然这样
-
在汉朝,便有着这样的一个牺牲品,从生到死,一直都保有着处女之身,冰清玉洁! 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一位容貌出众的小美女。她出生在一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