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题金陵渡》赏析: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释】
金陵津渡:今江苏省镇江市江畔。津、渡,均为渡口。
小山楼:为作者宿处。
瓜州:今江苏省邗江南,与镇江隔江相对,因州似瓜,故名。
【翻译】
金陵渡口的小山楼,独宿一夜辗转难眠心生愁意。夜晚潮水在月光的斜映中落下去,两三点灯火的地方就是瓜州。
【赏析】
这是张祜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诗人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寂寞。全诗清灵妥贴,真切自然。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开门见山。
“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连。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迹,显得浑然无痕。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随口吟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萧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蕴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调。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
-
《除夜宿石头驿》是唐代诗人戴叔伦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时创作的感慨自身遭际的诗作。此诗开篇把自己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处又给人一种以沉重的压抑感。全诗写出了沉思追忆
-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春兴 【唐】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⑴。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⑵。 注释 ⑴流莺:即莺。 ⑵梦:一作“又”。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氏在洛阳附近。
-
晚登江楼有怀 唐•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