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诗词典籍 > 诗词名句

韦庄《秦妇吟》诗歌赏析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3-19 14:30:32阅读:


  明朝晓至三峰路①,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路旁试问金天神②,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孽,殿上金炉生暗尘。

  一从狂寇陷中国,天地晦冥风雨黑。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间日徒歆奠享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③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魔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①三峰路:三峰,即华山。三峰路,即去华山的大路。

  ②金天神:华山之神。

  ③寰中:此寰字不可解,英人嘉尔斯引《正字通》解作“宫周垣也”,即殿庭的围墙。然则“寰中”就是“庙内”。

  以上是第九段,十二韵,二十四句。写女郎在第二天继续东行至华阴县的情况。她一路行去,止见人烟寥落,田园破败,竹树失去主人,都被摧残得不成样子。走过华山神庙,就进去问问山神。山神说,我比你还忧愁得凶,简直无话可说。庙前古柏树都被砍光,仅馀残蘖;殿上的铜香炉也已黯然失色,积满灰尘。自从黄巢起兵造反以来,天昏地暗,风雨乌黑。香案上的神水也失去法力,诅咒不灵了;壁画上的阴兵阴将,也不会显神通了。平时受人民的祭祀供奉,现在危难的时候,却没有神通的能力帮助人民。我做神实在不行,心里非常惭愧;止好躲避在深山里。现在我的庙里已没有箫管之声,也没有人来献三牲给我吃。我没有办法,止好派魔鬼到村子里去,害死几个男女过日子。女郎听了山神的话,愈加忧愁,原来这是天降灾难,神与人都无办法。神还要到深山中去避难,那就不必责怪东方的许多掌兵的将军了。

  这一段是诗人借金天神的话来讽刺潼关以东那些节度使的。他们拥兵自保,对黄巢军没有办法,但却纵容部下,虐害百姓。正如金天神的失去神通,靠手下的小鬼去祸害老百姓一样。东诸侯,主要是淮南节度使高骈。由于他的失策,黄巢军队才能渡淮而北,长驱直入东、西京。

  前年又出杨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惟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戈声。

  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惟独行。

  以上是第十段,止有五韵十句。从此以后,写女郎出潼关以后情况,这一小段是过渡性质的交代。杨震关即潼关。杨震是东汉时一位大学者,华阴县人,被称为“关西孔子”。女郎一出潼关,就望见荆山,进入虢州地界。顿时觉天地清闲,一片太平景象,如同从地狱里来到人间。陕州主帅指虢陕观察使王重盈,蒲津主帅指河中节度使留后王重荣。兄弟二人,当黄巢军队攻破潼关时,都止是上一个奏表,报告军情,自己却并不出兵迎击,关起城门自保。诗人借女郎的话,说他们“忠且贞”、“能戢兵”。一个是“不动干戈能守城”,一个是“千里晏然无戈声”,都是讽刺话。但在女郎的心目中,这里是太平世界。清早,身上带着珍宝,夜晚,头上插着金钗,孤身行走,都没有强徒来抢劫。

  此段第一句“前年”二字恐怕有误。从上下文看来,似乎应当是“前天”的意思。但各个抄本都作“前年”,不便妄改,姑且照抄。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事①寒天霜露宿。

  老翁暂起欲陈词,却坐②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③,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廛,年输户税三千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黍饭。

  千间仓兮万斯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下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顷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④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朝饥山草寻篷子,夜宿霜中卧获花。

  ①底事:何事,为什么,疑问语。

  ②却坐:退坐。

  ③东畿:畿是京都四周的地区。怀、郑、汝、陕四州为东畿,设东畿观察使。

  ④垂年:各个写本均同,但不可解,大约是垂老之意。

  以上是第十一段,十四韵,二十八句。写女郎在新安县东遇到一个老翁。老翁自述其所受灾难,官军对人民的抢劫搜括比黄巢更凶。女郎说:在新安东郊,因为找茶水喝,遇到一个老人家,脸色青苍,躲藏在芦花堆里。她问老人家是哪里人?为什么在这么大冷天露宿在芦花堆里?老人想回话,又坐下来两手扶头,仰天大哭。后来他说:我是本地人,家有良田二百麈,每年要缴税三千万。家里小姑娘会织绸子做袍褂,中年妇女能做红黍饭。家中有粮仓千间,储粮一万箱。黄巢军队过后,还剩一半。自从官军开到洛阳,日日夜夜有巡逻兵到村坞里来骚扰。他们拔出了剑,挥舞着白虎旗,象一阵旋风似地下马冲进门来,把我家里抢得一扫精光。家里既已一无所有,止好骨肉分散,各自去谋生路。我现在是一个孤苦老头,可是山里还有几千万家难民,在吃草根,露天睡在芦花堆里。

  这一段诗中所有数字,都是夸大了的,不可认真。“年输户税三千万”,罗振玉校本改为“三十万”。周云青注本依罗改本,亦作“三十万”。他还引用《通典》,唐代上户丁税,每年缴十文。三千万就该有三百万户,这个数字似乎过多。于是改为“三十万”,就止有三万户,差不多了。其实唐代户口税制度,先根据贫富差别来定每个丁男的人头税。上户是富户。每年缴税十文,是一个上户丁男应缴的税额。如果家有三丁,每年就得缴税三十文。再说,东畿一县,也不会有三万户之多。三千万果然过多,三十万也还是夸大的。老人家有“良田二百廛。一廛是一百亩,二百廛就该有二万亩。如果这个老人是拥有二万亩地的大地主,他决不会流落到骨肉分散,自己睡在芦花被里。还有,躲在山里的难民也不会有千万户。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