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诗词典籍 > 诗词名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翻译赏析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3-18 16:43:27阅读: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 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 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附]为什么王之涣的《凉州词》会从唐代一直错到今天?(丁辛百 )

  唐代诗人王之涣(688~742)的《凉州词》(又作《出塞》),原本是: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①及宋•尤袤的《全唐诗话》②。但是一般书刊都错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了,竟贻误了一千多年,影响了多少代人的思维,使黄沙漫天的穹庐,整个诗的浑然天成的气势,一落千丈,再也看不到大西北戈壁滩的辽阔雄浑的景象了。

  那么,为什么会错成这样了呢?

  我认为一是传抄致误,二是有可能唱者改词。

  那是始错于唐(朝),那时还没有印刷术,书大抵还是手抄。既然是手抄、传抄,那就难免出现错误。只要有一个人出现错误,其他人再抄必然错,不注意、不研究很难发现错误的,尤其在民间。作者本身当然也不容易发现错误,因为他基本上看不见这些抄本。

  现存的抄本,除了残存的敦煌写本外,已无从查考。我在敦煌写本中没有查到这首诗,但是在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③,里面有一个故事,可以看到《凉州词》致误的由来,故事大略如下:

  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诗人在长安相遇,因天寒微雪,乃入酒楼小饮。有梨园歌女十余人登楼会饮,三诗人退避一角,拥炉火而观。不久又来妙妓四人,一时作乐。

  昌龄等三人议:我等虽有诗名,但无甲乙之分,看唱谁的诗多,即见高下。

  先是一伶唱昌龄的诗,接着,一伶唱高适诗,随后一伶又唱昌龄的诗。之涣已坐不住了,他认为自己出名已久,因说:"这些伶官,唱的都是《下里巴人》,而《阳春白雪》,俗物怎敢靠近?待此妙妓(用手指着双鬟)唱时,如非我诗,我这辈子再也不敢跟你们争高低了。"

  不多时,果然双鬟起唱:"黄沙远上白云间"之涣听是自己的诗,便取笑二人说:"乡巴佬,我是可以小看的么?"于是三人哄堂。伶官都冲墙角看来,问为何大笑?昌龄等说了缘由,诸伶都站起身形,前来拜见说:"俗眼不识神仙,不知可否俯就小筵?"三人相从,饮醉竟日。

  由此可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在唐代(传抄时)《集异记》的抄本就已经把"直"字错成"远"字了,而"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气势也就一落千丈了,这是错误之始。

  那么"直上"为什么会错成"远上"了呢?"直"和"远"并不相干,也不可能唱错。我推想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这里开始抄错了;二是在当时,唱者往往因某字拗口而改为近义字,是不是因"直"字不好唱而改为"远"字了呢?

  这首诗到元代,在辛文房的《唐才子传》④中,也还是引用薛用弱的《集异记》的故事,还是只差一个"远"字,并未再错。

  但到了清代的《全唐诗》⑤《凉州词》,那第一句已变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了,而在的题下还有注,也是引用《集异记》的故事,到关键处:"次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云云’,这一下把唐人所记错成"黄河远上"了。"河"和"沙"字连笔很容易混淆的,这很可能又是传抄的人一时抄错。

  从此,"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正确版本竟无人再去理会,于是,"黄河远上"成了正宗,再也找不到那气势非凡、意境雄浑的原诗了。

  我认为,错误的原委大致如上。

  但是仅仅这些就能证明"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河’和‘远’是错误的吗?不够的。关键的是因为它错在地理位置上。

  我们从地理位置上看看到底是"黄沙"还是"黄河".

  古凉州是汉代设置的,治所在甘肃陇县。三国时移至姑臧,即今之武威。唐时先设置武威郡,后又改为凉州,辖甘(今张掖)、肃(今酒泉)二州。武威的东、西、北三面均是大漠,北有首龙山,西有祁连山脉,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黄河却在武威东南六七百里远的兰州。因黄河是由青海东下入兰州、过靖远,然后北上经芦阳镇而东出银川的。在武威如果看到"黄河直上白云间",那就成了海市蜃楼了,也就是说在武威根本不可能看到黄河。

  再说王之涣,在武威几乎天天所见都是黄沙滚滚。低头是沙抬头还是沙,大风一起,不就是黄沙直上了么?这环境在他心中是了然的,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黄沙直上".不过他为人豪爽,相当乐观,并没有写成"愁云惨淡万里凝",而是晴朗的天空,白云朵朵,时而狂飙突起,黄沙直上,就显得异常有气魄,表现出一派磅礴雄浑的景象,尤其那"直"字,那气势该有多大的威力呀!

  时至今日,凡是去过武威、到过敦煌的朋友何止千千万,不能再以讹传讹了。

  欧阳修曾称道梅圣俞时说过的一句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而""黄沙直上白云间"正是如此,这样一首有气魄的名诗,怎能还让它以讹传讹再继续错下去呢?应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了吧。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