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一榭汉朝的花,一支唐代的舞,一片北宋的瓷,一幅大明的画,都将化做华美的碎片。战乱的频繁,朝代的更替,在历史的尘烟里,如浮光掠影般闪过。欣赏希文,不仅因为他的文学上的才华,尽管他的旷世名篇《岳阳楼记》,洋洋洒洒流传后世。更吸引我的是他的文武双全,文韬武略集于一身。面对西夏的侵略,他金戈铁马,驰骋沙场,运筹为幄,忠心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传世名句,亦是他一生的为人准则;文学上,虽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但他却是宋初诗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词赋兼擅,他的诗词风格清新,别具一格。他着有《范文正公集》,而《渔家傲》,《苏幕遮》等名词也被后世永久传唱。
神仙一阙渔家傲,读破希文一片心!临月夜
5、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6、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屡战屡败。1040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仕陕西经略副使知延州(今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词中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及战士们思乡忧国之情。
上片通过景物描写,写出边地的荒漠,凄凉和边塞将士时刻御敌的情况。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写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不相同。如何不同呢?大雁南飞无留意,边声回起,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无留意”用拟人手法写大雁急切南归,对两北边塞没有点留恋之情。这既渲染西北边塞的荒漠,表现了塞下风景之“异”,也暗示了将士思乡怀亲的感情。
“四面边声边角起”写军中号角一吹,四面悲凉的边塞声随之而起。“边声”指啸啸马鸣,飒飒秋风。“四面”极写边声比比皆是。这句既渲染了边地时刻防备敌人的氛围,更将边地风景之“异”具体化了。
“千嶂里,长烟落日城闭”,写在层峦叠嶂里,一座孤城于长烟之上、落日余晖之中,关门紧闭、绝少人迹的情况。“孤城”写出驻地关塞的险要,边土的荒寂,“闭”不仅渲染了边地的荒凉,同时暗示了边将士时刻御敌的情况。“长烟落日”又可使人联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江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诗意。
词的上片,“雁去”、“边声”、“千嶂”等边地特有的物象,衬托和突出了边塞“孤城”四周的苍凉秋景,为下面的抒情渲染了氛围。
过片之后,主要写边防将士戍守生活的艰苦与思乡、报国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写将士离家之远,思乡之愁难以排解,只好借酒消愁,可只能饮到“浊酒一杯”.“燕然未勒归无计”引用典故抒发了战士们的报国之志。他们希望像汉朝窦宪那样追击敌人,刻石勒功,安定边境后再返乡,现在边境不宁,没有回京的打算。
“恙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写月光皎洁,满地如霜,不进传来笛悠悠不断的声音,更使边将深夜难寐,“明月”例来是作为思乡的意象,这里“霜满地”取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营造了思乡不寐的意境。
将士们虽有报国逐敌,燕然勒石而还的志向,却不能实现。随着时间的流逝,立功无望,返乡无期,所以说“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这首词上阕以白描手法勾勒出雄浑郁的“边塞风景图”再用点染手法使画面由概括到具体,逐层围绕“异”字展开。下阕采用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使思乡和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给人慷慨悲凉的感受。
唐五代以来盛行的婉约词风,宋初的寇准,钱惟演、韩琦、晏殊、宋祁等人的词,或内容苍白,无病呻吟,或流露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带着浓厚的南唐词风的余韵。范仲淹的这首词不仅在内容上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而且在风格上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所以说范仲淹是在苏轼之前的豪放派,他开了豪放词之先河。
7、该词以边塞景色,军旅生活如乐不蓍是向充满脂粉气息的词坛吹几了冷风。不过,若与盛唐那些意气飞扬的边塞诗作相比,本篇又稍显衰飒。这或许是因为北宋国力远逊于盛唐,在民族战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的缘故。
该词“吹冷风”的功效。词可以说是发源于中唐,到五代时已经小有规模了,至北宋就有了兴盛的苗头。不过还是没有摆脱“花间词”的风格。范公之词写了边塞。的确是可喜可贺的。想这是一个必然中的偶然,还是偶然中的必然呢?因为范公和随后的欧阳修都是整个宋朝文学的宗师级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到整个文坛的走向。尤其是对后起的苏轼更是影响倍加。
从范仲淹一向的文学主张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必然中的偶然”;但从他的整个人生经历并当时历史背景来看确乎又是一个“偶然中的必然”.这两者差别又在哪里呢?
范仲淹一向主张文章“应于风化”,认为“虞夏之书,足以明帝王之道”,而“南朝之文足以知衰靡之化”.他的这些主张可以说在他的各种文学体例中都有所体现的。在词作上他反对“花间词”的作风,在诗歌上反对“西昆体”,在文章上则是反对“五代的华丽骈文”,倍加推崇唐朝“古文运动”的做法。可以说这一首词就直接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竹石 郑燮(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年),字
-
江雪 作者:柳宗元年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
-
古文名句: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韩愈《原毁》 古文名句: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韩愈《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作者及全诗意思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
-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3、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五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