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庆清朝 榴花》全诗赏析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後,尚馀数点,还胜春浓。
王沂孙的艺术风格特长在于咏物。他借用前人诗句,略加点染,榴花风貌就历历在目。把哀感也融入新鲜的审美感中 。全词表意清楚 ,用古事和前人词诗,能消弥其于无痕,这种艺术写法,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 ,年年负却熏风”,起笔之处就点出了榴花,并说从苏轼、王安石咏柳花诗词后,便没有续响,任榴花自开自落,年年辜负了夏日熏风。玉局指苏轼。苏轼曾因反“新政”反被贬至海南岛。微宗即位后,他遇赦而还。后被任为提举玉局观 ,因而后人或称之为苏玉局 。他的《贺新凉·夏景》后片,就是写榴花的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另一首《南歌子·暮春》,气象更为宏美,词是:“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绿阴青子莫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金陵”是指王安石,因其晚年家住金陵而称之。《王直方诗话》有句云“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谓翰林苑有一枝石榴 ,叶长而花独一。这段讲述自从苏、王二人赋咏榴花诗词后,后来再无续响,花自落水空流,夏日熏风皆辜负。但是王沂孙感到诗词家久没有这样的描写了,让石榴花寂寞冷落,辜负了初夏时光。这三句既点出了榴花,又已有今昔盛衰哀感。
“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 ”,朱熹《榴花》诗云:“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邻村 。坠萼可怜人,风吹落幽户。”“坠萼”、“飞红”意谓盛后将谢光景,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 ”。这里暗用唐人万楚《五日观妓》“ 裙红妒杀石榴花”句意。红裙即石榴裙,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 :“日照石榴裙。”这样就点出石榴花来 ,并讲它可以同石榴裙媲美。由昔及今,由他人及己,续写对榴花的欣赏。说 :“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笔力顿挫,反衬石榴花之好 。温庭筠《海榴》诗:“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这里一反温氏之诗意 。这里用缃彩花树作比 。六朝唐宋立日春剪彩为花 ,曾有诗云:“白雪剪花朱蜡蒂”。词人认为榴花艳似舞裙,更不须用剪缃彩作的假花相比。
“谁家旧家殿阁”之下由一般榴花突然写到旧时宫殿榴花 ,他却是据唐朝故事写的。《洪氏杂俎》说杨贵妃曾在骊山遍种石榴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借唐玄宗去蜀,贵妃马嵬自缢事,而暗喻宋王朝德祐之难后亡国之事。王沂孙身历亡国情境 ,借古今兴亡国辙迹 ,这几句话是假借石榴话古,实则伤今。“朱幡护取 ,如今应误花工 ”,典出《西阳杂俎·支诺皋下 》。唐玄宗天宝年间,有处士崔玄者在洛阳居住 。 有一个叫阿措的女郎告诉他 :“各位女伴都住在花囿中,每次都被恶风所挠。崔玄依其言,在苑中立了一个朱幡。在东风振地时,苑中繁花无损。石阿措即安石榴。众女伴都是花精。词引入此故事,是说而今却再无花工设幡来护惜石榴。“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由宫中榴花转写山中榴花。这二句,是融化韩愈《榴花》诗“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的诗意,诗中有很浓的山野情趣 。写榴花花开花落 ,无仕女到山里看花。从而赋予榴花以清新洒脱的品格 。“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三句作结 ,借“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意 ,反映了榴花的自然美,不因西风而减,反胜过“五月榴花照眼明”时,表现词人欣赏榴花并不在于一片繁红。结尾从榴花由盛转凋着眼这就和上阕“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何须拟,蜡珠作蒂,湘彩成丛”等句,互相照应,这里自有一种高贵的品格蕴含其中,歌咏了亡国后逸人高士的高贵品质。
这首咏榴花的词,王沂孙自然流露的是对榴花的鉴赏。词中正面描绘很少,而是用前人咏榴花的诗词和种榴故事来烘托出榴花的美。
作品赏析
【注释】:王沂孙的艺术风格特长在于咏物。他借用前人诗句,略加点染,榴花风貌就历历在目。把哀感也融入新鲜的审美感中 。全词表意清楚 ,用古事和前人词诗,能消弥其于无痕,这种艺术写法,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 ,年年负却熏风”,起笔之处就点出了榴花,并说从苏轼、王安石咏柳花诗词后,便没有续响,任榴花自开自落,年年辜负了夏日熏风。玉局指苏轼。苏轼曾因反“新政”反被贬至海南岛。微宗即位后,他遇赦而还。后被任为提举玉局观 ,因而后人或称之为苏玉局 。他的《贺新凉·夏景》后片,就是写榴花的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另一首《南歌子·暮春》,气象更为宏美,词是:“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绿阴青子莫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金陵”是指王安石,因其晚年家住金陵而称之。《王直方诗话》有句云“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谓翰林苑有一枝石榴 ,叶长而花独一。这段讲述自从苏、王二人赋咏榴花诗词后,后来再无续响,花自落水空流,夏日熏风皆辜负。但是王沂孙感到诗词家久没有这样的描写了,让石榴花寂寞冷落,辜负了初夏时光。这三句既点出了榴花,又已有今昔盛衰哀感。
“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 ”,朱熹《榴花》诗云:“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邻村 。坠萼可怜人,风吹落幽户。”“坠萼”、“飞红”意谓盛后将谢光景,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 ”。这里暗用唐人万楚《五日观妓》“ 裙红妒杀石榴花”句意。红裙即石榴裙,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 :“日照石榴裙。”这样就点出石榴花来 ,并讲它可以同石榴裙媲美。由昔及今,由他人及己,续写对榴花的欣赏。说 :“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笔力顿挫,反衬石榴花之好 。温庭筠《海榴》诗:“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这里一反温氏之诗意 。这里用缃彩花树作比 。六朝唐宋立日春剪彩为花 ,曾有诗云:“白雪剪花朱蜡蒂”。词人认为榴花艳似舞裙,更不须用剪缃彩作的假花相比。
“谁家旧家殿阁”之下由一般榴花突然写到旧时宫殿榴花 ,他却是据唐朝故事写的。《洪氏杂俎》说杨贵妃曾在骊山遍种石榴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借唐玄宗去蜀,贵妃马嵬自缢事,而暗喻宋王朝德祐之难后亡国之事。王沂孙身历亡国情境 ,借古今兴亡国辙迹 ,这几句话是假借石榴话古,实则伤今。“朱幡护取 ,如今应误花工 ”,典出《西阳杂俎·支诺皋下 》。唐玄宗天宝年间,有处士崔玄者在洛阳居住 。 有一个叫阿措的女郎告诉他 :“各位女伴都住在花囿中,每次都被恶风所挠。崔玄依其言,在苑中立了一个朱幡。在东风振地时,苑中繁花无损。石阿措即安石榴。众女伴都是花精。词引入此故事,是说而今却再无花工设幡来护惜石榴。“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由宫中榴花转写山中榴花。这二句,是融化韩愈《榴花》诗“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的诗意,诗中有很浓的山野情趣 。写榴花花开花落 ,无仕女到山里看花。从而赋予榴花以清新洒脱的品格 。“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三句作结 ,借“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意 ,反映了榴花的自然美,不因西风而减,反胜过“五月榴花照眼明”时,表现词人欣赏榴花并不在于一片繁红。结尾从榴花由盛转凋着眼这就和上阕“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何须拟,蜡珠作蒂,湘彩成丛”等句,互相照应,这里自有一种高贵的品格蕴含其中,歌咏了亡国后逸人高士的高贵品质。
这首咏榴花的词,王沂孙自然流露的是对榴花的鉴赏。词中正面描绘很少,而是用前人咏榴花的诗词和种榴故事来烘托出榴花的美。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挑云研雪。
-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
-
翦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
-
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夜夜东风不扫。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
-
商飚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祝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龋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
栏目导航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