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全诗赏析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四更山吐月①,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②。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③。斟酌姮娥寡④,天寒奈九秋⑤。
(上四咏将尽之月,下则对月自怜也。四更山吐月,乃二十四五之夜。月照水而光映于楼,故曰水明楼。月魄留痕,如匣边露镜,此承吐月。弯月挂檐,如钩上风帘,此承明楼。月色临头,恐兔疑白发。月影随身,如蟾恋裘暖。从月色下,写出衰老凄凉之况。姮娥独处而耐秋,亦同于己之孤寂矣。【黄生注】对镜则见发,临风则增寒,五六句亦用分承。寡妇孤臣,情况如一,故借以自比。)
①庾信诗:“四更天欲曙。”吴均诗:“疏岑时吐月。”②鲍照《拟古》:“明镜尘匣中,宝琴生网丝。”庾信《镜》诗:“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枚乘《月赋》“隐圆岩而似钩。”《西溪丛语》:沈云卿《月》诗:“台前疑挂镜,帘外自悬钩。”尘匣二句本此。又诗:“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③《后汉·天文志》注载《灵宪》之言曰:“月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刘孝绰诗:“攒柯半玉蟾,丛叶映金兔。”《赵典传》:“大仪鹤发。”庾信《竹杖赋》:“鹤发鸡皮。”④苏武书:“子留斟酌。”斟酌,代为思忖也。庾肩吾诗:“姮娥随月落。”杨慎曰:月中嫦娥,说始于《淮南》及张衡《灵宪》,其实因常仪占月而误也。古者,羲和占日,常仪占月,皆官名,见于《吕氏春秋》。《左传》有常仪靡,即常仪氏之后,俗讹为嫦娥,以仪娥音同耳。《周礼注》仪娥二字,古皆音俄。《易·小象》“失其义也”,叶“信如何也。”《诗》“乐且有仪”,叶“在彼中阿”。《太玄》“各遵其仪”,叶“不偏不颇”。汉碑蓼莪皆作蓼仪,则嫦娥为常仪之误无疑。⑤阮籍诗:如何似九秋。梁元帝《纂要》:九秋,以九十日言之。黄生曰:此诗写景精切,布格整密,运意又极玲珑,东坡但以“残夜水明楼”五字,称为绝唱,其比兴之深远,从来未经人道也。又曰:叠用镜钩、蟾兔、姮娥,他人且入目生厌矣,一经公笔,顾反耐思,由其命意深而出语秀也。
宗武生日
梁氏编在夔州诗内,得之。黄鹤因首句“何时见”,遂疑宝应元年。公在梓州,宗武在成都,其实首句不如是解也。至德二载,公陷贼中,有诗云“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此时宗武约计五岁矣。其后,自乾元二年至蜀,及永泰元年去蜀,中历八年,宗武约十四岁左右矣。此诗都邑、乃指成都,其云“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则知作此诗,又在成都之后矣。
小了何时见?高秋此日生①。自从都邑语②,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③,..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④,休觅彩衣轻⑤。
(此以家学勋宗武。小子何时见其生乎?此日正其堕地时也,起作问答之词。都邑语,成都之人夸语也。公祖审言善诗,世情因而传述,故当精《文选》以绍家学,何必为采衣娱亲乎?此乃面命之语,非遥寄宗武也。)
①宋子侯诗:“高秋八九月。”②《大戴礼》:百里而有都邑。③《颜氏家训》:“吾家风教,素为整密。”④《吕氏春秋》:“精而熟之,鬼将告之。”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有书三万卷,集古人文词诗赋为《文选》三十卷。⑤《列女传》:老莱子养二亲,行年七十,着五色彩衣,戏於亲侧。
凋擦筵初秩①,欹斜坐不成②。流霞分片片③,涓滴就徐倾④。
(此叙生日情事。宗武侍庭,故有筵秩。凋瘵欹斜,自述老病。流霞涓滴,思得仙将以起疾也。此章,上八句,下四句。)
①《海赋》:“为凋为瘵。”《诗》:“宾之初筵,左右秩秩。”②庾信《小园贼》:“行欹斜兮得路。”③《抱朴子》:项曼都,自言到天上,遇紫府仙人,以流霞一杯,饮之辄不饥渴。庾信诗:“片片红颜落。”④鲍照诗:“铜溪昼森沉,乱窦夜涓滴。”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作品赏析
梁氏编在大历二年,今按诗云“残夜水明楼”,当是元年西阁作。四更山吐月①,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②。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③。斟酌姮娥寡④,天寒奈九秋⑤。
(上四咏将尽之月,下则对月自怜也。四更山吐月,乃二十四五之夜。月照水而光映于楼,故曰水明楼。月魄留痕,如匣边露镜,此承吐月。弯月挂檐,如钩上风帘,此承明楼。月色临头,恐兔疑白发。月影随身,如蟾恋裘暖。从月色下,写出衰老凄凉之况。姮娥独处而耐秋,亦同于己之孤寂矣。【黄生注】对镜则见发,临风则增寒,五六句亦用分承。寡妇孤臣,情况如一,故借以自比。)
①庾信诗:“四更天欲曙。”吴均诗:“疏岑时吐月。”②鲍照《拟古》:“明镜尘匣中,宝琴生网丝。”庾信《镜》诗:“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枚乘《月赋》“隐圆岩而似钩。”《西溪丛语》:沈云卿《月》诗:“台前疑挂镜,帘外自悬钩。”尘匣二句本此。又诗:“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③《后汉·天文志》注载《灵宪》之言曰:“月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刘孝绰诗:“攒柯半玉蟾,丛叶映金兔。”《赵典传》:“大仪鹤发。”庾信《竹杖赋》:“鹤发鸡皮。”④苏武书:“子留斟酌。”斟酌,代为思忖也。庾肩吾诗:“姮娥随月落。”杨慎曰:月中嫦娥,说始于《淮南》及张衡《灵宪》,其实因常仪占月而误也。古者,羲和占日,常仪占月,皆官名,见于《吕氏春秋》。《左传》有常仪靡,即常仪氏之后,俗讹为嫦娥,以仪娥音同耳。《周礼注》仪娥二字,古皆音俄。《易·小象》“失其义也”,叶“信如何也。”《诗》“乐且有仪”,叶“在彼中阿”。《太玄》“各遵其仪”,叶“不偏不颇”。汉碑蓼莪皆作蓼仪,则嫦娥为常仪之误无疑。⑤阮籍诗:如何似九秋。梁元帝《纂要》:九秋,以九十日言之。黄生曰:此诗写景精切,布格整密,运意又极玲珑,东坡但以“残夜水明楼”五字,称为绝唱,其比兴之深远,从来未经人道也。又曰:叠用镜钩、蟾兔、姮娥,他人且入目生厌矣,一经公笔,顾反耐思,由其命意深而出语秀也。
宗武生日
梁氏编在夔州诗内,得之。黄鹤因首句“何时见”,遂疑宝应元年。公在梓州,宗武在成都,其实首句不如是解也。至德二载,公陷贼中,有诗云“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此时宗武约计五岁矣。其后,自乾元二年至蜀,及永泰元年去蜀,中历八年,宗武约十四岁左右矣。此诗都邑、乃指成都,其云“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则知作此诗,又在成都之后矣。
小了何时见?高秋此日生①。自从都邑语②,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③,..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④,休觅彩衣轻⑤。
(此以家学勋宗武。小子何时见其生乎?此日正其堕地时也,起作问答之词。都邑语,成都之人夸语也。公祖审言善诗,世情因而传述,故当精《文选》以绍家学,何必为采衣娱亲乎?此乃面命之语,非遥寄宗武也。)
①宋子侯诗:“高秋八九月。”②《大戴礼》:百里而有都邑。③《颜氏家训》:“吾家风教,素为整密。”④《吕氏春秋》:“精而熟之,鬼将告之。”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有书三万卷,集古人文词诗赋为《文选》三十卷。⑤《列女传》:老莱子养二亲,行年七十,着五色彩衣,戏於亲侧。
凋擦筵初秩①,欹斜坐不成②。流霞分片片③,涓滴就徐倾④。
(此叙生日情事。宗武侍庭,故有筵秩。凋瘵欹斜,自述老病。流霞涓滴,思得仙将以起疾也。此章,上八句,下四句。)
①《海赋》:“为凋为瘵。”《诗》:“宾之初筵,左右秩秩。”②庾信《小园贼》:“行欹斜兮得路。”③《抱朴子》:项曼都,自言到天上,遇紫府仙人,以流霞一杯,饮之辄不饥渴。庾信诗:“片片红颜落。”④鲍照诗:“铜溪昼森沉,乱窦夜涓滴。”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万里瞿塘
-
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飘泊到如今。迢递来三蜀,蹉跎有六年。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履穿。藩篱无限景,恣意买江天。种竹交加
-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作品赏析【鹤注】此是广德元年暂游左绵时作。东津在绵州,《打鱼歌》云“绵州江水之东津”是也。【钱笺】
-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作品
-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栏目导航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