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树的传说
扶桑树,古代传说中的神树。关于扶桑的来历,古文献多有记载。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扶桑,在东海之东岸,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多林木,叶皆如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由前引资料看,扶桑生长所在或东海之东的碧海中,或海外以东的汤谷亦或大荒之东的汤谷,但无论碧海还是汤谷,其方位公认为东方的某一处所在。从文献透露的信息看,碧海和汤谷应为同一所在,同时,扶桑与扶木也是一回事,应通称为扶桑木。
产生时间
需要是神话产生的内在动力。在神话传说中,扶桑是太阳栖息的神树,而太阳是用乌鸦来搭载的。既有载日乌鸦,人们很自然会把乌鸦与树联系起来,而这树又是供太阳休息的,只能是神树,于是扶桑树应运而生。可见扶桑的产生当在载日乌出现之后或同时。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把羿射十日定在唐尧时代,那么扶桑的产生必然在唐尧之前或同时。但郭沫若先生认为数目的十进位制代表相当高度的文化,射日故事很可能产生在奴隶制的商代(参见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第47页)。因此认为扶桑神话的产生不会迟于商代。
形态特征
关于扶桑木,其形状说法不同。《海内十洲记》认为:“扶桑,变化万端,盖无常形,亦能分形为百身。”又有:“其树虽大,其叶椹(实)故如中夏之桑,但椹稀而色赤。九千岁一生实耳,味绝甘香美”。《山海经》以为有枝:“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玄中记》遗文则以为无枝:“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于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从洛阳汉画像砖上的扶桑木来看,似乎也有干无枝,叶盘蜿而屈,叶为三轮,每轮左右为六叶,最下一轮之右有一拳一足而立展双翼欲飞的鸟(参见黄明兰《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概述》)。
而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上的扶桑,则似乎有干无枝,海带状叶,直接从干侧斜上方伸展(参见《南阳汉代画像石》图版334)。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中,所绘扶桑,枝盘蜿错综缠绕,有叶拳状翘生,线条流畅,描绘精细,使用了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对比强烈,色彩绚烂(参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在河南济源县轵成泗涧沟汉墓曾出土一株陶扶桑树,通体施釉,上绿下黄,树顶站一大鸟,树枝九出,约略以三枝为一轮,枝端有叶上翘。
综上可以看出,扶桑并无固定的形状,但都与太阳的神话紧密相关,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古史中与太阳神话直接相关的奇木神树,如大木、奇木、若木等都应归入扶桑木之列。
-
《山海经》中记载了异兽,那么有哪些可以吃的呢?鲑鱼《山海经》中记载:“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这种长得像牛一样鱼一般居住在山坡上,
-
“血腥玛丽”原来是一个鬼魂的名字,也是西方一种通灵游戏,非常受少女们的欢迎。想要作这种通灵游戏,只需要独自走进一间黑暗的浴室,在镜子与自己之间点燃蜡烛,然后对着镜子默念三遍“Ibelievebloodymary(我信仰
-
古代一个非常悲伤的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的主角就是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被众人皆知,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当时的一首诗歌,也就是文学史上第一篇,比较长的叙事诗,孔雀东
-
最是一生凄绝处好象没有哪一个朝代的妓女能象明末那样享有极大的殊荣,文人争相与之结交,千金买笑,引以为荣,在一个朝代更替之际,表现出比那些文人才子更大的勇气与才气。据说柳如是当时要与钱谦益一起投水自尽。
-
东汉末年,河北平原郡有一位名叫祢衡的名士,他自幼饱读诗书,精于韬略,以能言善辩闻名于时。后来受到北海太守孔融的赏识,被聘为幕宾。孔融十分器重祢衡的才干,为了使他能有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特意将他推荐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