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女的故事
莫愁女,中国民间传说,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湖北钟祥人,名叫莫愁,生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貌美如仙,爱好歌舞。十六七岁时被楚顷襄王征进宫作了歌舞姬女。由此民间歌舞走进了楚王宫廷。
在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并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采薇歌》、《麦秀歌》等楚辞和民间乐诗入歌传唱。寡和高曲《阳春白雪》成为千古绝唱,对后世的乐赋入歌传唱产生了深远影响。后因未婚夫放逐三吴扬州而投汉江,幸被渔夫救起,不知所终。
不同版本
莫愁女,现今流传于世的有三处之说。
版本一
郢州石城莫愁女。郢州,今为湖北钟祥。钟祥古城郢中在三国时曾为吴国石城戍,历代相沿遂称石城。钟祥石城莫愁女的史证十分丰富,正史的记载,首见于南朝《宋书》。南朝元嘉年间,臧质任竟陵郡守,称“余尝登石城,见群少年歌莫愁谣,因作《石城乐》、《莫愁乐》,咏莫愁故事“。后晋刘昫《后汉书》和《旧唐书·乐志》均称:“《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舆地纪胜》云:“莫愁村,在汉江之西,地多桃花,春末花落,流水皆香。”《文献通考》云:“石城女子名莫愁,善歌谣”。《容斋随笔》也云:“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画工传其貌,好事者多写寄四远”。莫愁女的许多传说故事,也从西楚传播到东吴。在钟祥,则留下了莫愁村、莫愁渡、莫愁湖等名胜古迹。《钟祥县志.古迹》篇载:"莫愁村,在汉西二里,古汉水经城址,其西为村,为莫愁所居地,城北有湖,与村毗连,称莫愁湖"。
版本二
洛阳莫愁女。著名的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诗是写她的:“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人笔下的“莫愁”,真正是位“解语花”。梁武帝也有首诗写她,写得更具体,诗名曰:《河中之水[1]歌》:“河东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宝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这里把莫愁女的籍贯、身世、家境都作了叙述。
版本三
南京莫愁女,到宋代才有文字记载。较早的是周美成的乐府《西河》。洪迈就此事在《容斋随笔》中提出质疑,似乎是周美成将“石城”与“石头城”混淆了。石城之名在历史上的确有误解,清代黄如柏《石城考》说:“石城有二,一在吴,一在楚,其在吴者,金陵有石头山,在府治西,依山为城,遂名石头城”。“其在楚者,郢之墉基三面皆天造,正西石壁尤为巉绝,因石为城,遂亦名曰石城,乃晋羊祜都督襄阳时所筑也”。
《地理通释》云:“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绝壁,下临汉江,石城之名本此”。可见,石城即今湖北钟祥郢中古城。世人或以石城为今南京,是把“石头城”误为“石城”了。这个误会是周邦彦造成的,这位宋代诗人在《西河·金陵怀古》中写道:佳丽地,南朝盛世谁记……断崖树,莫愁艇子曾系。”词写得很美,但地点却搞错了。
对于周邦彦的疏忽,南宋洪迈早就在《容斋随笔》中指出:“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近世周美成(邦彦)乐府《西河》一阕专咏金陵,所云‘莫愁艇子曾系’之语。岂非误指石头城为石城乎?”。正是因为石城之名的误解,才有人把本为楚人的莫愁女误认为是吴人了。为证视听,《北征日记》有《石城曲》云:“莫愁家在石城西,岁岁花开莺乱啼。汉水当门无限绿,送郎两桨过檀溪”。
多年来,此三地以外之人皆知南京有莫愁女,而不知余下二位莫愁女,应该是与南京的经济发展和享有众多智力资源分不开的。
-
民间流传着“樊梨花下西凉——马到成功”这个歇后语,这个歇后语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谚语背后有什么故事呢?唐高宗时,西凉兵马进犯,樊梨花奉旨挂帅出征。薛仁贵之女、高宗的干女儿薛金莲对嫂子樊梨花久怀偏见,见樊
-
黄帝观念产生于西周时期,出自西周青铜器《天鼋铭》,郭沫若考证“天鼋”即“轩辕黄帝”。《黄帝内经》学者考证出自汉武帝时期,春秋文献和考古没有《黄帝内经》之说。说到黄帝,大家都知道,这是人的老祖宗,中
-
犼[hǒu],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蹬龙。一说其是龙族的克星,好食龙脑,民间有流传“一犼可斗三龙二蛟”,将其立于华表之上是为了监督皇帝。还有人说其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对天咆哮,被视为上
-
《圣经》里有一个“智断亲子案”的故事,讲的是所罗门王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一件亲权纠纷案件,显示了所罗门王的智慧。该故事出自《圣经·列王记上》第3章第16至第28章(新译本)“智慧的判断”:有一天,有两
-
每到夏末秋初的晚上,拉萨东南地上空,新出现一颗十分明亮的星星。这时,藏族人民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沐浴节,传说那颗星星只出现七个晚上。关于沐浴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沐浴节”,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