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山魈》
《山魈》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也写到了书生遇山魈的故事。书生在山寺中读书,夜间忽有不速之客造访,是个庞然大物,“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闪,绕室四顾,张巨口如盆,齿疏疏长三寸许,舌动喉鸣,呵喇之声,响连四壁”,书生用刀刺怪物的腹部,却不能刺入,怪物深处利爪,所幸只抓走了书生的棉被,这只怪物就是山魈,惊魂初定之时,书生开启窗格,但见松涛翻滚,山如铁脊,只有月光朗照,山林之间白茫茫一片,而山魈早已不见踪影。
南山有个叫柳沟寺的地方,孙太白的祖父孙玉曾经在这里读书。那年初夏,孙玉回家探亲,在家住了十多天才返回柳沟寺。
他打开书房门进屋一看,只见桌子上积了一层尘土,窗子上也结满了蛛网,于是让仆人打扫房间,经过一番收拾,这才显得清爽宜人。
晚上,孙玉铺好被褥,关上房门上床休息,此时,月色皎洁,布满窗棂。院子里寂静无声,他翻来覆去好半天也睡不着。
忽然听见外面传来隆隆的声音,仿佛刮起了大风,寺院大门也哐哐直响,孙玉以为是寺里的和尚忘记了关门,并未在意。
他正在胡思乱想,可呼呼的风声却慢慢接近了他的房间,一下子把房门吹开了。孙玉非常疑惑,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风声已经进入屋里了。
这时外间屋传来砰砰声,似乎是有人穿着靴子走路,声音慢慢靠近了他卧室门口,孙玉这才害怕起来。正当他不知所措时,卧室门被撞开了。
他抬头一看,见一个个子巨高鬼弯着身子钻了进来,站在他床前,那鬼几乎和房梁一样高。面色焦黄如同老倭瓜,眼珠子一闪一闪发出亮光。
孙玉极为恐慌,那个鬼东张西望四下观看,张开血盆大口,他的牙齿稀疏有三寸多长,只要舌头一动,喉咙就发出呵喇喇的声音,把墙壁震得乱颤。
孙玉吓得手脚颤抖却又无路可逃,干脆横下一条心,大不了一个死,不如跟他拼了。于是悄悄抽出枕底下的佩刀,轮起来向鬼砍去,一刀正击中鬼的肚子,“崩”的一声,如同敲击水缸的声音。
鬼非常愤怒,伸出巨爪朝他抓来。孙玉身子一缩,鬼只抓到了被子,使劲往旁边一摔,气呼呼的离开了。
孙玉随着被子掉下床来,趴在地上大声呼叫。仆人们听到,都举着火把跑过来,发现房门紧闭,只好推开窗户闯进来,看见孙玉趴在地上,满脸惊慌,大伙非常吃惊,不明白出了什么事。
众人急忙把他扶起来,孙玉大喊“有鬼!”,可大家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孙玉就详细说了刚才遇到鬼的样子。
大家仔细一看,发现被子夹在卧室的门缝里。打开门点火照细瞧,果然房门上有巨大爪痕,就像簸箕一样,五个指头抓到的地方门都穿透了。天亮以后,孙玉不敢在这儿住了,收拾东西,背着书箱回去了。后来问这里的和尚,再也没有发生过闹鬼的情况。
-
钟馗的介绍钟馗民间中能打鬼驱邪的神。旧时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是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人,生的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
-
杜甫少年时居住洛阳。一次,祭祖来到了土娄村杜预、杜审言墓前,被周围优美的环境吸引住了。随即就在土娄村建起简陋的土室,安家读书。杜甫一生不得志,到了晚年,流落江湘,贫病交迫,临死前嘱咐子孙:“生不能与远
-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出土时人们并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后来史书中的一句“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让人们推测其与杨贵妃有关。杨贵妃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香囊则是故事的见证者。《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唐玄宗等
-
“秋胡戏妻”原是一则早在民间流传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故事讲的是秋胡新婚才三日,即被征召人伍,留下年纪轻轻的妻子罗梅英一个人在家伺候公婆,采桑养蚕,日子过得十分清贫。虽然丈夫一去杳无音
-
大明奇才解缙是吉安吉水人,是庐陵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几起几落,充满传奇色彩,有关他的故事传说数百年来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他的家乡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下面小编就介绍几则故事给大家吧!故事一:师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