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哀公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由于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弭兵会议”(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和,订下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当时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今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太子,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所杀。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
毕万,生卒年不详,姬姓,毕氏,名万,毕公高之后,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公元前661年,毕万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将魏地赐封给毕万,并任命他为大夫。毕万死后,毕万子孙以其封地为氏,称魏氏,
-
楚襄王(前?年--前263年):也称楚顷襄王,本名熊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
-
公元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
-
孙良夫(生卒年不详):姬姓,孙氏,名良夫,谥桓,史称孙桓子。孙氏为卫武公之后,世袭爵位,位居卫国上卿,孙良夫曾担任卫国执政。孙鳅(字宣子)之子。
-
屈完,芈姓,屈氏,名完,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借自己的妾室蔡姬被蔡国嫁到楚国的事,率领中原齐、宋、陈、卫、郑、许、鲁、曹、邾八国,讨伐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