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威王
楚威王熊商(?―前329年),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继承其父楚宣王救赵伐魏与开拓巴蜀的格局,战国时代,楚国继楚悼王以后,使楚国国势发展最强的君王,他一生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业,力图使楚国冠绝诸国之首。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败越王无疆,尽取吴地,在长江边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
宋代有所谓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觉得南京“有王气”,吩咐在龙湾(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金。同一时期楚威王大军伐齐,与齐将申缚战于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楚国的势力至此不仅直推泗水之上,更扩张到长江中下游与江淮地区。楚威王的声望,显赫一时。威王十一年而卒,子楚怀王熊愧继位。经过专家考证,所谓前333年,楚威王灭亡越国其实是楚国和齐国交战,起因是齐、魏徐州相王,与越国无关。
-
公衍(?-?),姬姓,鲁昭公的长子。公衍、公为出生的时候,他们的母亲一起出去住在产房里,公衍先出生,公为的母亲说:“我们一起出来,就一起去报喜。”过了三天,公为出生,公为的母亲先去报告,公为就做了哥哥
-
高渠弥(?-前694年),春秋时期郑国大夫,于郑庄公时被任命为卿,公子忽(郑昭公)曾劝阻,郑昭公即位后,高渠弥惧其杀己,于前695年弑郑昭公,立公子亹为君,次年被齐襄公车裂。
-
郑襄公(?―前587年),姬姓,郑氏,名坚,郑穆公之子,郑灵公弟(一作郑灵公兄),春秋时期郑国第十一位第十三任国君,公元前605年―前587年在位,在位18年。郑襄公即位后依违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前597年,因与晋
-
荆轲身上体现的以弱小的个体反抗强暴的勇气和甘为高尚的政治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献身的牺牲精神值得千古流芳。
-
历史记为您提供魏惠王的简介资料,包括魏惠王死因、魏惠王迁都大梁及魏惠王问政孟子等最全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