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
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强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排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
公孙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合纵事业的创始人,与张仪齐名。但史书关于他生平事迹的记载并不详细,流传下来的事迹也不多。《史记》有公孙衍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中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
从史籍记载来看,公孙衍在韩国担任宰相,率军与秦国作战失败后,再次回到了魏国。但魏国朝廷勾心斗角,公孙衍没有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积怨,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他杀的,就把他杀掉了。
然而,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在战国中后期,正是因为他,东方各国对强秦才有了几次有较大影响的进攻,历史才变得更加波澜壮观。当时就有人曾说他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在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合纵大业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绝伦的外交大战仍在继续上演。
-
茅焦,生卒年月不详,齐国人。他是秦始皇统治时期最著名的一位“亢直之士”、敢谏之臣。
-
秦成公(?―公元前660年),嬴姓,秦氏,名载,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在位。《史记》载成公元年,梁、芮两个西周旧国的王来朝见。有子七人,皆未立,其弟任好继位,是为
-
公伯缭,字子周,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汉族,鲁国人,《孔子家语》则没有将公伯缭列为孔子弟子。公伯缭曾在季桓子面前诋毁子路,子服景伯将之告诉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缭,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
-
子师仆(?-前563年)姓不详,子师氏,名仆,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公元前563年作乱而被杀。
-
楚声王(?―前402年),芈姓熊氏,名当,又作声桓王,东周时期楚国国君,楚简王之子。前407年―前402年在位,在位仅六年。在位时期,楚国社会动荡不安,国事积弊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