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女官上官婉儿风流艳史 上官婉儿身边的男人
上官婉儿,一个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的女子。她的祖父上官仪因为拟写了废后的诏书而被武则天嫉恨,从而导致家破人亡。
而那时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本应该是身份尊贵的当朝宰相的孙女,大家闺秀,一生娇生惯养的她;却沦为了罪臣之女,与母亲一同入宫做牛做马。
可幸运的是上官婉儿的母亲并未因此而忽略了对婉儿文学造诣上的教育,再加上上官婉儿天资聪颖,过目成诵,使得上官婉儿的文采极佳。
也正因为这样,14岁的上官婉儿被武后所赏识;因得一首《彩书怨》得到了武后的赏识,也改变了上官婉儿的命运。
从此跟在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渐渐地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也因此结识了太子李贤。
当时豆蔻年华的上官婉儿遇到了天资聪颖文武双全的太子李贤,难免不会春心萌动,而李贤,对于这样一个出口成章的才女,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这样看来,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爱情故事;可遗憾的是,他们身处在皇宫——一个权力的漩涡。
而二人又在不同的阵营,甚至连最后废黜太子的诏书亦是上官婉儿起草的。
当然,上官婉儿与太子李贤的故事也未必是我们想象的那般,或许她们只是单纯的敌人;而那些求而不得,思念成痴的故事,只是后人所臆想出来的。
可无论如何,无论上官婉儿与李贤到底是不是相爱,是不是互相欣赏现在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最后李贤被一封上官婉儿亲自起草的废太子的诏书废黜。
而上官婉儿亦成为了李贤的弟弟李显的昭容。
薛怀义与上官婉儿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尽陕西户县人,因为和太平公主的婢女私通被太平公主发现,太平公主见这人身材魁梧,长得一表人才,所以太平公主将其引荐给武则天,成为武则天第一个面首。
武则天为了方便和冯小宝约会,令其梯度为僧,并且成为了白马寺的僧人。并且让冯小宝和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为一族,改名为薛怀义,从此,冯小宝化身为薛怀义,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武则天之所以将留冯小宝在身边,一个是因为她女王的地位,士大夫之族不能为她赢得百姓的支持;第二个原因就是,冯小宝也就是薛怀义的床第之间的确让武则天满意。
后来薛怀义的确没有让武则天失望,率领众僧在藏经阁找到了《大云经》,该经书就是讲述一个女子如何成为女王,最后成佛的故事。唐朝时期佛教盛行,这无疑成为了武则天登基为女帝的很好的助力,之后武则天也更加的重视薛怀义。
但是薛怀义为人实在太不知收敛,受宠之后挑衅朝中大臣,还仗势欺人,殊不知女王只是将他当做一颗政治上的棋子,生活中的乐子。所以当武则天近侍上官婉儿谏言要杀死薛怀义的时候,武则天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最后薛怀义被太平公主设计害死,辇车载尸送于白马寺。虽然历史上没有明说“宜都内人”就是上官婉儿,但是,能在武则天身边的女子,还会是谁呢?
张昌宗和上官婉儿
张昌宗长相俊美,先是和太平公主有染,后来太平公主将他推荐给武则天,大概张昌宗真的长得是神仙般的人物,所以很快张昌宗就得到了武则天的宠幸,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武则天对张昌宗各种打死封赏,最后张昌宗不仅自己权倾朝野,而且连带着自己的兄弟张易之一起受武则天的喜爱,一时间二人以及二人的宗族风光无限,两人也分别被称为“五郎”,“六郎”。因为武则天的喜爱,二人在朝中有很多人巴结,甚至有人亲自为他们牵马,递马鞭。二人权利越来越大却不懂收敛,开始挑衅朝中的臣子,公开的做一些淫乱的事情,毫无羞耻之心可言。
当时上官婉儿已经是武则天身边的近侍女官,上官婉儿为人,野史上称该女子美艳却淫乱,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却是的确和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发生了关系。对武则天而言,张昌宗不过是个玩物,而上官婉儿大概也只是个工具,也许二人都深知自己在这深宫后院的地位,同病相怜,才会护生情愫。传闻武则天听闻张昌宗和上官婉儿有奸情,很是气愤,想要处死上官婉儿,但是大概还是念着旧情,终究是没下手,上官婉儿被处以黥刑,就是在脸上刺青。上官婉儿求处刑的人在自己的额间刺一朵梅花,算是受了刑。上官婉儿因为这花而更加的美艳,因此这朵梅花也成为宫廷竞相模仿的梅花妆。
-
古人认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人生四大幸事。尤其是金榜题名,堪称古代读书人最为激动的时刻,其激动
-
水浒中鲁智深端的是一条好汉。虽说宋江替天行道的口号本就是个谎言,梁山好汉劫富济贫,锄强扶弱也多是后人幻想,不过鲁智深确实是肮脏浊世
-
“厕所”这个词是现代人对于人类进行生理排泄场所的一种称呼,文雅点儿一点说就是卫生间。本有女厕男厕之分,不过随着科技进步发展,也有了
-
如果我们抛开演义的误区来看,就不难发现,曹丕是一个有才华带吃货与可爱的一个综合体,很多人都知道,诗歌源远流长,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从六言诗到七言诗,都经过了数百年亦或者千年的沉淀,而曹丕,则是历史上
-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说赵高是“宦人”,有“宦籍”,一般理解为赵高属于阉人,此外《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蒙恬列传》又均有“隐宫”一词,《史记》之“三家注”均理解为与宫刑有关,其中《史记索隐》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