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后处理尸体的方法 居然被获胜方当食物
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爆发了何止成百上千场,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死亡,那么对于古代战场上那些死去的将士们,古人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挖个坑,埋点儿土
这种方式是古人最为常用的,一般担任打扫战场掩埋任务的多是战败一方的俘虏,挖一个超级大的深坑,然后把所有的尸体全部丢进去,最后拿土一盖,完事儿大吉。后来这个方法逐渐演变成连活人都埋,就是所谓的坑杀。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战国时期秦军就坑杀了40万赵军,秦朝末年秦军又被西楚霸王项羽给坑杀了20万等等,这种方法应用非常广泛,从全国各地出土的各种白骨坑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河南义马白骨坑、山西高平的长平之战遗址等等。
二、筑京观,耀武扬威
也许很多人不明白筑京观是啥意思,其实就是骷髅台。就是把战败的敌军尸体全部去堆积在道路的两旁,然后用土把这些尸体夯实,筑成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以表军功。
关于这个最早的记载始于《左转》,公元前597年,楚国大胜晋国,大臣潘党建议把晋军阵亡的将士筑成“京观”,但是遭到了楚庄王的反对,他认为古代的圣王都是讨伐不敬者,把罪大恶极的人筑成京观,而这些阵亡的将士都是为国尽忠而亡,故此不能做此举。可见在古代将战败一方筑京观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此举一直到了清朝才被彻底的废除,满族人对待这件事情都是就地掩埋,不分敌我。
三、火葬,净化灵魂
在《伊利亚特》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记载,就有写到双方协定休战各自焚烧己方阵亡的士兵。在古代的火葬多带有宗教色彩,认为火焰能够净化人们的灵魂,帮助死去的人早日的往生极乐世界。
而我国火葬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和国外的观点不一样,当时的火葬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耻辱和刑罚,战后用火焚烧的也大多是敌人的尸体,以表示对敌人的侮辱。公元284年,燕军围攻齐国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烧死尸,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目十倍。可以看出来焚尸对敌人的嘲讽效果是多么的大。
四、古来白骨无人收
魂归故里,马革裹尸,是古代将士最理想的死法,但这是针对胜利者而言,对于失败一方的尸体要如何处理就要看胜利者的心情了,心情好的话就给你挖个坑埋了,也算是入土为安,心情不好的时候,那失败者的尸体就只能弃之荒野,任由野兽分食了。杜甫《兵车行》中就有此记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还有一种更惨的处理方式,那就是敌方的尸体变成胜利者的军粮,虽说历史上不多见,但却是存在过。《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中就曾有过记载:“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意思就是,曹军的军粮断了,便把人肉作为军粮,吃了三天。
-
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文治武功骁勇善战,但是他的小名却叫寄奴。这不禁让人惊讶,堂堂一国君主的小名这么会叫这个呢?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赞扬了
-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而就在出逃的前一天下午,慈禧太后神秘处死了一个她所讨厌的皇妃——也就是光绪帝
-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
-
所有去丽江古城游玩的人肯定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丽江古城没有城墙呢?关于丽江古城没有城墙的原因有太多说法了,一起看看吧。传说故事传说自明洪武帝赐姓纳西族首领阿得为木姓后,木氏土司时常向朝廷进贡,看到
-
《辛十四娘》是《聊斋志异》的名篇,女主角辛十四娘与其他狐狸精不太一样:她不光美丽、聪慧、专情,而且颇懂官场规则,因势利导,在其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