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为何没能清除腐败?
反腐者却成了腐败者
北京晨报:乾隆早年致力反腐,可后来为什么他自己也变成了贪腐者?
张宏杰:乾隆初期采取了一系列强悍的专制措施,但并没解决传统政治中的基本问题——腐败。在专制社会想根除贪污,就如同让大海停止波动一样不可能。对于腐败,监督力量不外有二:一是儒学价值观;一是最高统治者的决心。
在乾隆晚年,这两个条件都失去了作用。在乾隆的不断打击挫辱下,官员们渐渐放弃了人格操守,而晚年乾隆精力不济,加上他带头腐败,为贪官们树立了榜样。仅仅十余年间,就完成了从纪律严明到制度性贪腐的转变。乾隆后期,腐败已成为体系性、体制性的腐败,这是基于制度而产生的,靠人治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被自己的权力所俘虏
北京晨报:贪腐严重,尹壮图曾上书谏言,反而引起乾隆大怒,其实尹壮图是善意的,想帮助乾隆,可结果却适得其反,令人不解——说出真相那么可怕吗?
张宏杰:乾隆皇帝越到老年,越形成一个心理定势: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局部的。乾隆晚年连续爆发多起贪污大案,他却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指头的问题,既已发现和处理,就证明问题已经解决。
那么,为什么天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只有老皇帝视而不见呢?因为晚年乾隆成了“洞穴人”。《“倒萨战争”与萨达姆的结局》一文说过:“他是自己权力的俘虏。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支撑权力的正面信息,负面的信息都作为错误的信息被清洗掉了。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机制,它自动地过滤掉错误的信息,输入正确的信息。在此情况下,这个领袖往往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世界,他甚至都无法对自己的力量形成恰当的符合实际的判断。”
专制者极易成为“洞穴人”,因为周围聚集着大量以窥测他心思为生的人。“精明太过”到“颟顸糊涂”,中间并没有什么鸿沟,只需要心态转变。在大量的“正面报道”的包围下,他对尹壮图的“负面报道”无比愤怒,也就可以理解了。
古代盛世的特点
北京晨报:乾隆朝可能是官方文本中“盛世”一词重复最多的时代,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那么,古代的盛世特点如何?
张宏杰:生逢盛世,是许多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然而,每次盛世都以大规模的祸乱之世为前奏,而结局同样是大崩溃。因为历史上的盛世依赖的是人治,而非制度创新。
中国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王朝埋头开拓时,不常提及盛世。相反,当问题重重时,却常高唱盛世,因为那是传统王朝统治合法性的证明。一个蒸蒸日上的政权不需要用自我宣传来壮胆,汉代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中,帝王和大臣从不自夸为盛世。南宋高宗赵构偷安一隅,国仇家恨尚不能报,却常自诩为盛世。大臣们称颂盛世之声也铺天盖地。在整个清代,盛世叫得最响的是雍正与乾隆晚期。
北京晨报:如果假设一下,乾隆的眼光能更开阔一些,历史的进程是否会有所改变?
张宏杰:这只能是猜测,如果马戛尔尼来华正值乾隆初期,可能他对世界大潮会更敏感一些,但也可能依然麻木。乾隆视野受限,他的知识结构不足以理解新的变化,即使在今天,我们已生活在信息时代,许多人对世界文明不照样视而不见?许多国民的心态,比110年前的义和团又改变了多少?一个人很难突破自身教育、经历的局限,这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淘汰。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是济州府郓城县的一名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深受领导的赏识和器重。宋江“生平
-
到了晚唐以后,诗文里的青楼更多了一些生活气息,艳浮之作不少。被诗化的不仅是妓女的精神,连妓女的身体也包括了。如有一首诗写的是在妓女
-
董永是汉朝时期的人物,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行孝典范。关于他是哪里人,有着诸多争议。在中国的县志记载中,有十几个县将自己称做是“董永的故
-
我们现在一说起细菌战,马上就会想起二战时期臭名昭着的“七三一”部队。“七三一”最可恶之处就是它是用活人来做实验,活生生的把人折磨的
-
古代有很多神奇的相士,他们依靠着自己神奇的预算能力预测出了很多事情。史书上也记载了很多他们曾经预算过的事情。算命先生相士一类的人大多都是江湖术士。但在众多的皇帝中也有一位非常有这方面的才能,这个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