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试题
(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一句表达出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3)试分析“人自伤心水自流”一句中两个“自”字的妙处。(4分)
(4)尾句以景作结,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5)本诗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析。(3分)
(6)请结合全诗,赏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5分)
7. 简要描述诗歌第一句所描写的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5分)
8。诗歌第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6分)
9.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0.“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阅读答案
(1)①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或渲染:以猿啼、客散、暮色等景色渲染了送别环境的萧条凄清)②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③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手法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若答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2)①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②同时也表达出了恋恋不舍的惜别深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两个“自”字表现出诗人有情而流水无情,更衬托出诗人别离时的伤感之情。
(4)末句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艘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体现了友人别离后的孤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5)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2分)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1分)
(6)以景作结,(1分)“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2分)
7.(5分)内容:第一句描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见茫茫江水,耳畔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2分)作用:画面呈现出落寞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2分)点题,“客散”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与友人的分别,同时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1分)
8.(6分)(1)诗歌第四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1分)写一孤舟漂泊在万里青山之中,表达友人的孤独处境(2分)
(2)万”与“一”以数量上的巨大反差构成强烈的对比(答“反衬”亦可)。(1分)“万”字写出关山重叠、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前途渺茫);“一”字写出远行之人的孤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
(3)借代,以“孤舟”代“人”,舟的孤单实指人的孤单,(1分)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9、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3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0.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2分)(手法答想象,能够合理解释,也可得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1.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第一句写了送别时的环境。
B.第二句写了临别时的心情。
C.第三句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
D.第四甸写了贬谪之地的景物。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以“猿啼”‘‘水自流”衬托送别裴郎中时的伤感。
B.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C.表达了因政治上受挫折而被贬遭逐的悲凉心情。
D.写眼前景,道离别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11.D 12.B
二:
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4分)
答案:“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氛围(1分);“客散暮江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1分);暮霭沉沉,朋友扬帆远去,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2分)
2.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分)
-
《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抒情,笔法老辣,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作者简介:
-
渡扬子江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作者:
-
采莲曲二首(其二) (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 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芙蓉:即荷花。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
-
洛桥 李益 金谷园中柳, 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赏析: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