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倘若这是作者目睹他人的遭遇,或许可以说是借爱情来写人生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矛盾。但词中”行人“更接近作者自己的写照,其中”情“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绝不仅限于爱情。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9、”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绵吹又少“,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用”燕子“二句穿插,在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这一”又“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
从”墙里秋千墙外道“直至结尾,词意流走,一气呵成。修辞上用的是”顶真格“,即过片第二句的句首”墙外“,紧接第一句句末的”墙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紧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滚滚向前,不可遏止。按词律,《蝶恋花》本为双叠,上下阕各四仄韵,字数相同,节奏相等。东坡此词,前后感情色彩不同节奏有异,实是作者文思畅达,信笔直书,突破了词律。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此词在旨趣上与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相近,均是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然而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蕴着乐观旷达,这种精神是贺词中所没有的。苏轼人格和作品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10、,”天涯何处无芳草“更是一种超迈情怀的体现,将伤春之情大大化解了。”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11、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不仅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而且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在当时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喜欢读东坡的词,不仅是因他有着袒卧东床的落拓不羁,惯持铜板铁琶唱着大江东去的豪放;也不是因其蕴涵有”清丽舒徐,出人意表“的细腻婉约之情愫,而是更为欣赏他开阔的心胸,以倔强的意志去对待自然界季节的更换与人世间的风雨变幻。
在苏轼现存300余首词中,最早接触到的就是这首《蝶恋花》,也是颇为喜欢的作品之一。虽然也读过很多其他名家的伤春之作,惟觉苏轼这首与众不同,虽同是写惆怅的心境,但却无沉闷抑郁之感;虽描述的是见景伤情,但字里行间又显露出旷达的胸襟,并不流于沉沦颓丧。
读苏轼的词是种精神享受,一种心灵的洗礼,让你如饮玉露琼浆般地陶醉。静夜,月光如轻纱般的笼罩,坐在摇椅上,捧一盏清茶,在舒缓悠扬的轻音乐伴奏下,再来读这首《蝶恋花》,让你不禁浮想联翩,那远古的情结被悄然唤醒,时光倒转回千年之前
晚春时节,一位身穿青衫,头戴文士帽,手拿折扇的青年书生,正独自漫步于异乡的途中,天气晴朗,微微涤荡的清风,穿透了远山和近水,带来几许清凉地惬意。
行至不远,眼前即现一美丽的村庄。村口几株高大的杏树上,零星地挂有几朵干枯的杏花,苍翠的枝叶间点缀着一枚枚小巧的青果,触景生情,书生抚树叹息,漫漫人生,茫茫沧海,花残杏小,演绎出多少春去秋来的悲凉,成就一种孤独,无人可以抵挡。想来那一簇簇一串串风韵天成、仪态万方的杏花,在绽放之时,曾令多少人迷恋沉醉,而今繁花落尽,徒留哀红遍地,斗转星移之间,已是物是人非。试问匆匆百年,一生能经历多少次花开花谢?若干年后,有谁还会记得树下那个落魄的赏花之人?
几声清脆的鸟鸣,把书生的视线引向碧蓝的天空,朵朵素雅的白云,空灵而飘逸,几只燕子正逍遥自在的上下翻飞,转瞬化为几个小黑点,消失在茫茫的天际。
继续向前缓步行去,一池清澈的河水,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环绕在村户人家的周围,河岸柳树婆娑,柳影倒垂于清波荡漾的水面,水波轻皱,柳影随之摇曳,几只鸭子正在水中悠闲地觅食。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
-
1.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
-
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拟古》,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如扬雄拟《易》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以及《文逊中的“杂拟”等。后成为诗体之一。
-
[译文]春日即将离去了,看见那飘飞的落花,心中涌起的愁苦就像海水那么多。 [出典]秦观《千秋岁》 注: 1、《千秋岁》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