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高适《封丘作》赏析
封丘作
高适
我本渔樵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
那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
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
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
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
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
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
转忆陶潜归去来。
高适诗鉴赏
高适出身寒门,年轻时郁郁不得志。贫困潦倒、浪迹草野的生涯,曾使他对民间的疾苦有了深刻了解,从而使他对下层劳动人民产生一定的同情心。《封丘作》一诗系诗人任封丘县尉所作。在封建社会方面县吏执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参与压迫百姓。这首诗就写出了诗人任职期间在履行“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等奉上欺下活动时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开头四句“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那堪作吏风尘下”,意思是:我原本在孟诸的乡野间以捕鱼打柴为生,一辈子安闲自得、无所牵挂,可在山野草泽中放声歌唱,怎能够混迹于纷扰的世事之中去充任一名向老百姓催租逼赋的酷吏呢?诗人首先追溯自己的身世经历,继而表明自己所希翼、追求的生活理想。“乍可”、“那堪”的转折句式,表达了诗人对“作史”后的失望心情。开头四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县尉只不过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怎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呢!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译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这四句写家人责备诗人迂笨、不通吏道的话,映照出世俗人们那麻木不仁的心理,并反衬出诗人心灵的纯真美好。诗人的痛苦在外不能倾诉,只好说给妻子儿女听,反而受到他们的耻笑,说现在的世事就是这样,我们要维持生计,有田要靠种田,无田可种只能进入公门,只可将世事付诸东流,办事不要太认真了这些话,反映了封建吏治下人们心灵的自私和麻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正直、纯朴的心灵,也可以看出诗人无力回天,无可奈何的心情。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使诗人感到消沉,避世、退隐之心悄然而生。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这四句是说:诗人梦想回到故乡去躬耕“南亩田”却又无地可耕,况且自己又受命于皇上,这种矛盾的心情久久地纠缠着诗人。
抚今追昔,突然,诗人彻悟了西汉末年梅福弃官的原因,想到东晋时“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的陶渊明,他的《归去来辞》立刻又萦绕在耳畔这里,诗人写出了忠君和退隐的矛盾与痛苦,含蓄地暗示了自己解脱矛盾的途径只有效前贤梅福、陶渊明。后来,高适果然弃封丘尉而去,转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下,但自此,平步青云,官运亨通。效仿前贤梅、陶的誓言,也就“付与东流水”了。
这首诗歌感情真挚,刻划细腻,语言朴实,抒情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能够做到步步深入,层层展开,完整地塑造了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拜迎官长心欲碎”,揭示了诗人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品格;“鞭挞黎庶令人悲”表现了诗人不忍心欺下的善良;“归来向家问妻子”几句,侧面描绘了诗人不谙吏道、求真向善的纯真心灵;“梦想”、“为衔”二句,表现了诗人选择退隐与忠于君命时心情之矛盾
此外,这首诗结尾含蓄,扩大了诗歌的容量。诗以“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结束,既能使人想到西汉末年和东晋时期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从而与现实紧密相联系,又能令人想到梅、陶人格的高洁;既有历史的广度,又有现实的深度;耐人寻味。
高适
我本渔樵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
那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
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
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
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
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
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
转忆陶潜归去来。
高适诗鉴赏
高适出身寒门,年轻时郁郁不得志。贫困潦倒、浪迹草野的生涯,曾使他对民间的疾苦有了深刻了解,从而使他对下层劳动人民产生一定的同情心。《封丘作》一诗系诗人任封丘县尉所作。在封建社会方面县吏执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参与压迫百姓。这首诗就写出了诗人任职期间在履行“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等奉上欺下活动时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开头四句“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那堪作吏风尘下”,意思是:我原本在孟诸的乡野间以捕鱼打柴为生,一辈子安闲自得、无所牵挂,可在山野草泽中放声歌唱,怎能够混迹于纷扰的世事之中去充任一名向老百姓催租逼赋的酷吏呢?诗人首先追溯自己的身世经历,继而表明自己所希翼、追求的生活理想。“乍可”、“那堪”的转折句式,表达了诗人对“作史”后的失望心情。开头四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县尉只不过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怎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呢!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译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这四句写家人责备诗人迂笨、不通吏道的话,映照出世俗人们那麻木不仁的心理,并反衬出诗人心灵的纯真美好。诗人的痛苦在外不能倾诉,只好说给妻子儿女听,反而受到他们的耻笑,说现在的世事就是这样,我们要维持生计,有田要靠种田,无田可种只能进入公门,只可将世事付诸东流,办事不要太认真了这些话,反映了封建吏治下人们心灵的自私和麻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正直、纯朴的心灵,也可以看出诗人无力回天,无可奈何的心情。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使诗人感到消沉,避世、退隐之心悄然而生。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这四句是说:诗人梦想回到故乡去躬耕“南亩田”却又无地可耕,况且自己又受命于皇上,这种矛盾的心情久久地纠缠着诗人。
抚今追昔,突然,诗人彻悟了西汉末年梅福弃官的原因,想到东晋时“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的陶渊明,他的《归去来辞》立刻又萦绕在耳畔这里,诗人写出了忠君和退隐的矛盾与痛苦,含蓄地暗示了自己解脱矛盾的途径只有效前贤梅福、陶渊明。后来,高适果然弃封丘尉而去,转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下,但自此,平步青云,官运亨通。效仿前贤梅、陶的誓言,也就“付与东流水”了。
这首诗歌感情真挚,刻划细腻,语言朴实,抒情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能够做到步步深入,层层展开,完整地塑造了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拜迎官长心欲碎”,揭示了诗人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品格;“鞭挞黎庶令人悲”表现了诗人不忍心欺下的善良;“归来向家问妻子”几句,侧面描绘了诗人不谙吏道、求真向善的纯真心灵;“梦想”、“为衔”二句,表现了诗人选择退隐与忠于君命时心情之矛盾
此外,这首诗结尾含蓄,扩大了诗歌的容量。诗以“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结束,既能使人想到西汉末年和东晋时期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从而与现实紧密相联系,又能令人想到梅、陶人格的高洁;既有历史的广度,又有现实的深度;耐人寻味。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
-
人幽想灵山,意惬怜远水。习静务为适,所居还复尔。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横琴了无事,垂钓应有以。高馆何沉沉,飒然凉风起。
-
君侯枥上骢,貌在丹青中。马毛连钱蹄铁色,图画光辉骄玉勒。马行不动势若来,权奇蹴踏无尘埃。感兹绝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麒麟独步自可珍,弩骀万匹知何有。终未如他枥上骢,载华毂,骋飞鸿。荷君剪拂与君用,
栏目导航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