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诗词典籍 > 唐诗大全 >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孟浩然《济江问舟中人》赏析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1-12 15:13:20阅读:
  济江问舟中人

  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浩然诗鉴赏

  首句以景入题,一句三景,描绘了他登舟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诗人在杭州时,曾观赏钱塘江潮,“百里雷声震”、“ 惊涛来似雪”(《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是表现江潮卷来的奇景伟观。然而,潮退风住之后,江边渡口就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风平浪静,天气清和,一派悠闲,而这正是乘船旅游者最渴望、最感惬意的时刻。这里一笔勾画出了这种平静恬淡的江面风光,隐隐传达出了诗人重登旅途时的欣悦心情。

  次句顺承首句,叙写诗人同舟中旅伴的相遇,并借以正面点题。在一叶扁舟中还有同行共济的旅客,虽然萍水相遇,素昧平生,但同为在茫茫江流中孤舟飘泊的异乡之客,遇上“扁舟共济”的同路人,还是感到格外亲切。从“与君同”的平实自然的话语中,不难想象,诗人与“舟中人”亲切问候的情形。

  第三句描写人物情态,维妙维肖。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有句云:“ 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诗人借用陆诗成句,冠以“时时”二字,更是妙语。

  这既使“引领”的静态神情变为动态神情,而且还使跷望的动作具有了连续性,从而传神逼真地表现出了一位远游者对越中山水的无限向往心情。因为心情迫切,故而在不断跷望中,对舟中人急切地发出了询问:

  “何处青山是越中?”江南山川秀美,遥遥翠峰蜿蜒绵亘,时隐时现,但哪儿是他向往已久的越中呢?一问便结,戛然而止,个中余韵留待读者去想象、体味。

  杭州距越中并不算远,但诗人又望又问,且以“时时”与“何处”紧密呼应,似乎航程甚长,越中甚远,都是用以衬托和渲染诗人急于要到达越中探奇访胜的迫切心情和浓厚兴致。

  这首诗前三句似乎写“济江”,最后一句是“问舟中人”,其实,诗人在“时时引领”向天边眺望时,也就不断地向“舟中人”询问何处是越中了,因此,三、四两句应是一个持续往复的动作过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兴致勃勃,仕途失意后的郁愤情怀被纵情山水的愿望所暂时替代了,充溢字里行间的只是对越中山水无限神往的一腔激情。“引领望天末”是一个可见可感的形象,“何处青山”却是虚指,以实衬虚,更使诗的意境显得幽邈淡远。“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是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全诗从“潮落江平”登舟航行的惬意襟怀,“扁舟共济”的亲切气氛,到一再探问越中山水的无穷兴致,处处体现出诗人这种厌倦仕途转而倾慕山水自然的感情,使诗篇荡漾着一般行旅诗所少有的浓郁情趣和生活气息。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孟浩然:春晓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全诗赏析

    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 孟浩然《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全诗赏析

    一作襄阳旅泊寄阎九司户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 孟浩然《采樵作①》全诗赏析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②桥崩卧查拥,路险垂藤接。③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薜衣。③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作品赏析①诗题一作:“樵采作”。②树:一作“水”。③查:一作“槎”。水中浮木。

  • 孟浩然《途次(一作落日)望乡》全诗赏析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