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诗词典籍 > 文言文大全

刻舟求剑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作者:心剑无语来源:忆溯流年发表于:2022-03-20 14:14:24阅读:
    刻舟求剑   作者: 吕不韦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寓言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张溥嗜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溥嗜学 原文 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

  • 《南史·沈庆之传》原文及翻译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参军。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年三十,往襄阳省

  •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及翻译

    《闲情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是陶渊明辞赋创作的主要内容。然而,《闲情赋》是陶渊明创作的辞赋中唯一的一篇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作品。此文不仅

  •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赤壁赋 作者: 苏轼 前赤壁赋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

  • 秦穆公亡马: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

      秦穆公亡马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青葱岁月 | 怀旧游戏 | 影音记忆 | 忆溯流年 | 历史朝代 | 野史秘闻 | 历史人物 | 神话传说 | 节日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传说 | 民俗旅游 |

Copyright © 2022 忆溯流年怀旧文学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10452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32023709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