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杵声齐/捣练子》全诗赏析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此为闺怨词。词中从怨女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剧。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在。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想见她的捣练操作之熟练,以及与同伴合作之协调,而在那一记记有节秦的杵声中,正倾注了她辛劳持家的全部心力,传出了她忆念远人的万缕深情。下面“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道破题旨,点明其捣练制衣的目的是寄与远戍边关的丈夫,而在题写姓名、附寄家书之际,一想到丈夫远在万里外 ,归期渺茫 ,生死难卜,今世今生,相见无日 ,不禁愁肠千转,泪随墨下。“泪墨题”三字,包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妇女的无限辛酸苦痛。
结末两句与“捣就征衣”句紧相承接,从戍人的角度进一步加重了这幕悲剧的份量。句中的“玉关”,即玉门关,但此处非必实指,只是极言戍地之远,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说“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及李白诗“ 玉关殊未入”(《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结末两句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 ,再推进一层 ,写戍人所在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负载着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关已要经历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寄到远在玉关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遥遥无期了,更不知这包寒衣寄到时戍人是否尚在人间。这样一个最凄惨、最残酷而又可能出现的悲剧结局,正是长期笼罩在她心头的一片阴影、不敢去触动而又时时颤抖的一根心弦,也正是她题寄这包征衣时泪墨难分的一个最痛楚的原因。
作品赏析
【注释】:此为闺怨词。词中从怨女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剧。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在。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想见她的捣练操作之熟练,以及与同伴合作之协调,而在那一记记有节秦的杵声中,正倾注了她辛劳持家的全部心力,传出了她忆念远人的万缕深情。下面“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道破题旨,点明其捣练制衣的目的是寄与远戍边关的丈夫,而在题写姓名、附寄家书之际,一想到丈夫远在万里外 ,归期渺茫 ,生死难卜,今世今生,相见无日 ,不禁愁肠千转,泪随墨下。“泪墨题”三字,包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妇女的无限辛酸苦痛。
结末两句与“捣就征衣”句紧相承接,从戍人的角度进一步加重了这幕悲剧的份量。句中的“玉关”,即玉门关,但此处非必实指,只是极言戍地之远,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说“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及李白诗“ 玉关殊未入”(《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结末两句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 ,再推进一层 ,写戍人所在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负载着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关已要经历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寄到远在玉关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遥遥无期了,更不知这包寒衣寄到时戍人是否尚在人间。这样一个最凄惨、最残酷而又可能出现的悲剧结局,正是长期笼罩在她心头的一片阴影、不敢去触动而又时时颤抖的一根心弦,也正是她题寄这包征衣时泪墨难分的一个最痛楚的原因。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朝为去山云,暮为还山雨。谁谓物无情,欢期不知许。
-
绣罗垂,花蜡换。问夜何其将半。侵舃履,促杯盘。留欢不作难。令随阄,歌应弹。舞按霓裳前段。翻翠袖,怯春寒。玉阑风牡丹。
-
□□□□□,□□□□□。□□□□□,□□□□□。
-
小阁烧香麝煎浓,翠苔庭院绿阴风。卷帘燕自双飞去,攲枕人方半梦中。秋鬓先於怀县令,春愁多似义城公。西园酒伴无消息,息欲寄鱼笺水自东。
-
驾马出北门,徒御何迟迟。日气方汹涌,霜阴亦纷披。役夫前驱行,少妇痛不随。分携仰天哭,声尽有余悲。虽非远行迈,要之为别离。顾我岂无家,从公难遂私。且怀二三友,缺此文酒期。临分各有赠,婉思见乎词。吟讽一回
栏目导航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