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大略》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国风》之好色也<1>, 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2>。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小雅》不以于污上<3>,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
〔注释〕
<1>《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共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其中有很多恋歌,所以说它“好色”。 <2>愆[qiān 音千]:超过。止:界限,指礼制的规定。 <3>《小雅》:《诗经》的一部分,其中有不少批评朝政、抒发怨愤的歌谣,可能出于下层官吏之手。 以:用。
〔译文〕
《国风》爱好女色,解说它的古书说:“满足情欲而又不越轨。它的真诚不渝可以和金属石头的坚固不变相比,它的音乐可以纳入到宗庙中去。”《小雅》的作者不被腐朽的君主所用,自己引退而处于卑下的官位上,他们痛恨当时的政治,因而怀念过去,《小雅》的言辞富有文采,音乐具有哀怨的情调。
【原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译文〕
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一定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那么法度就能保持。国家将要衰微的时候,一定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那么人就会有放肆之心;人有了放肆之心,那么法度就会破坏。
【原文】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1>。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2>,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注释〕
<1>士:通“仕”。 <2>冠[guàn 音贯]:指举行冠礼。冠礼是古代标志男子成年所举行的一种结发戴冠的礼仪,一般人都在二十岁时举行,天子、诸侯的儿子受到的教育好而早成,所以在十九岁时就举行冠礼。
〔译文〕
古代平民百姓到五十岁才能做官;而天子与诸侯的儿子十九岁就举行冠礼,举行冠礼后就治理政事,这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极好的缘故啊。
【原文】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1>也;其人而不教,不祥。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注释〕
<1>其人:此指理想的教育对象。
〔译文〕
对于君子倾心爱慕的,就是那理想的学生;对这种理想的学生不施教,是不吉利的。对于并非君子的人也倾心爱慕的,就不是那理想的学生;对这种并非理想的学生去施教,就是把粮食送给小偷、把兵器借给强盗。
【原文】
不自嗛其行者<1>,言滥过。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2>,衣则竖褐不完<3>;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注释〕
<1>嗛[qiàn 音歉]:通“歉”,不足,这里用作意动词,表示“以……为不足”。 <2> 饘[zhān 音沾]粥:古代的粥,稠的叫“饘”,稀的叫“粥”。 <3>竖褐[hè 音贺]:竖直剪裁而制作粗糙的粗布衣。
〔译文〕
不自我意识到自己德行不足的人,说话往往浮夸过分。古代的贤人,卑贱得做个平民,贫穷得做个百姓;吃嘛连稀饭也不够,穿嘛连粗布衣也不完整;但是如果不按照礼制来提拔他,他就不入朝做官;如果不按照道义给他东西,他就不接受;哪会采取这种夸夸其谈的做法?
【原文】
子夏家贫<1>,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2>,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3>。”
〔注释〕
<1>子夏:即卜商,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学生。 <2>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子禽,封于柳下,谥惠,习称柳下惠。 <3>蚤:通“爪”,同“抓”。
〔译文〕
子夏贫穷,衣服破烂得就像悬挂着的鹌鹑。有人说:“您为什么不去做官?”子夏说:“诸侯傲视我的,我不做他的臣子;大夫傲视我的,我不再见他。柳下惠和看守后门的人同样穿破烂的衣服而不被怀疑,这已不是一天的传闻了。争权夺利就像抓住了指甲而丢了自己的手掌。”
【原文】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1>。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其著也<2>,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3>:“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注释〕
<1>有:通“佑”,帮助。一说通“友”,友爱,亲爱。<2>著:《集解》作“箸”,据世德堂
本改。<3>引诗见《诗·小雅·无将大车》。
〔译文〕
统治人民的君主不可以不慎重地选取臣子,平民百姓不可以不慎重地选择朋友。朋友,是用来互相帮助的。如果奉行的原则不同,用什么来互相帮助呢?把柴草均匀地铺平而点上火,火总是向干燥的柴草上烧去;在平整的土地上灌水,水总是向潮湿的低洼地流去。那同类事物的互相依随就像这样的显著,根据朋友来观察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选取朋友、和别人友好,不可以不慎重,这是成就德行的基础啊。《诗》云:“别扶牛车向前进,尘土茫茫会脏身。”这是说不要和小人相处啊。
【原文】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1>。懦弱易夺<2>,似仁而非。悍戆好斗<3>,似勇而非。
〔注释〕
<1>蓝苴[zū 音租]路作:“蓝”当作“滥”,“苴”当作“狙”,“路”当作“略”,“作”当作“诈”(刘师培说)。一说:此四字当作“监、狙、诒、诈”(豬饲彦博说)。大约为狙伺欺诈意。 <2>偄(ruǎn 音软):同软。世德堂本作“懦”,义同。 <3>戆[gàng 音干]:刚直而愚蠢。
〔译文〕
对人狙伺欺诈,好像明智而并不是明智。软弱而容易被人强行改变主张,好像仁慈而并不是仁慈。凶狠鲁莽而喜欢争斗,好像勇敢而并不是勇敢。
-
陈情表 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
-
小石潭记 作者: 柳宗元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egra
-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
-
苏秦以连横说秦 出处:《战国策》 原文: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 限,东有郩、函之
-
沧浪亭记 苏舜钦 [题解]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市,为宋代诗人苏舜卿所建。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明代文瑛和尚又在这里重新修建了沧浪亭。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